银杏之乡泰兴,地处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前,生产劳作之余,当地乡亲都把说故事、听故事当成一种娱乐消遣方式,由此,民间文学有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泰兴众多地方传说中,季三鞑子的传说流传最广,讲述者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
季三鞑子的传说广泛流传于泰兴地区及其周边,以黄桥为核心,这是因为季三鞑子为黄桥人。黄桥古称“黑松林”,有关季三鞑子的传说中,有多篇提及,季三鞑子为延令(今泰兴)黑松林人,这一点在历史上的三泰地区(今泰州、泰兴、姜堰)没有任何异议。此外,季三鞑子传说中所涉及的地名,无一例外均来自三泰地区,其中绝大部分则来自泰兴,诸如“老龙河”、“庆云寺”、“季家市”等等。
季三鞑子传说起源的准确年代,已无从查考,但现在可以认定的是,其故事自宋朝后即开始流传。在泰兴市黄桥镇及其周边,季三鞑子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相传季三鞑子为大宋驸马,曾任左都御史,弹劾不少不法官员。至今,有关季三鞑子的种种传说,仍然在泰兴及其周边中老年群体间广为流传,相关俗语、歇后语如“黑松林的蚊子比麻雀大”、“季三鞑子上朝——地动山摇”等等,在日常口语中仍被频繁使用。
该传说的当代代表性传承人张春山,男,1955年生,江苏泰兴人,研究生文化,历任泰兴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用10年时间搜集整理季三鞑子传说,著成48万字的《大宋季三鞑子》一书。
总体来讲,季三鞑子是一个“民间智圣”的形象,他智慧超群,刚直不阿,扶危救困,专门捉弄为富不仁者,与阿凡提、吉高的故事有几分类似。不过,季三鞑子与阿凡提、吉高又有明显不同之处,季三鞑子是读书人出身,饱读诗书,满腹文章,其通过科举取得功名,在朝中任要职,并成为驸马。
在传说中,季三鞑子是个天才加怪才式的人物。有关季三鞑子的故事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情节:聪明绝顶,学识渊博;为民谋利,减免赋税;一身正气,弹劾不法官员;得罪皇帝,遭到发配;巧施妙计,带公主流放家乡;个性张扬,私造皇宫;改造皇宫,捐宅建寺。
民间用四个字概况季三鞑子的性格:“仁、能、狠、绝。”
这四个字要分开讲,在为民谋利方面,季三鞑子充分表现出“仁”和“能”;在对付贪官污吏和为非作歹者方面,则充分表现出“狠”和“能”。
最能体现季三鞑子“仁”和“能”的传说是《是树不完税》(又称《是树不纳税》、《是树不纳粮》等):
古时候,朝廷发布的税令很多,地方的贪官污吏又乘机利用手中权力,巧立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就连百姓栽种的树木,也被纳入了征税的范畴。 身为驸马的季三鞑子,为了替泰兴人民免税,便想了个办法。他带了糖柿子(最甜的柿子)饼,进贡皇上。皇帝吃了觉得甜美可口,连连称赞,并问:“此为何物?”季三答道:“这是泰兴的土特产柿饼,常服能延年益寿。”皇上随即嘱咐道:“如此佳品,多多益善。”季三佯装着急的样子:“唉,不成啊,泰兴柿树都上税了,百姓种不起呀!”皇帝随即说:“这个好办,即刻传旨,柿树不完税,不就成了吗?”季三驸马赶紧起草公文,并亲临泰兴传旨:“皇上有旨——是树不完税。”他把“柿”改为“是”。从此,泰兴人民凡是种树,皆不纳税,老百姓对季三鞑子无不感恩戴德。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