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吐蕃朗达玛兴苯抑佛,藏区僧人外逃,部分逃至洮河流域继续修行传教。《安多政教史》记载:卓尼山后之叶尔哇寺建于北宋,卓尼宁玛寺(红教寺)也当在其时建成。金末元初,蒙古汗国占领西北后,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密宗宁玛寺建在现今寺址,命其随员弟子萨迦巴格西喜绕益西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喜绕益西经过与宁玛派的斗争,于1295年建成萨迦派卓尼寺。据藏经记载:萨迦法王以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之释迦站像赠献该寺,作为奠基纪念,世代相传,至今珍藏。
自明永乐中,卓尼番族头领些地蒙朝廷封赐,总领地方政教大权,恩准土司、僧纲世袭。卓尼寺建成后,因土司辖区实行"兄为土司,弟为僧纲,如遇独子,则身兼二职"的管理体制,寺院得到了十九代杨土司的鼎力支持,苦心经营,不断增修,内有佛殿层叠,外有城垣围护,一度曾成为甘青藏区三大佛教寺院之一,雄伟壮观。
明景泰六年至天顺八年(公元1455-1464年),卓尼寺堪布仁钦龙布(第三代土司扎什布之弟)赴藏从师,通达了宗喀巴的显、密两宗教义,返卓尼后讲经说法,弘传格鲁派教义,并将卓尼大寺改宗格鲁派,寺名亦改为“噶丹谢周林”(译为“兜率论修寺”),自任赤哇(主持),制定了严格的寺规。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更寺名为“当增达吉琅”(译为“静旺寺”)。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皇帝召见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之弟、卓尼大寺主持堪布阿旺赤勒嘉措,封其为大国师,受僧纲爵,并御赐"敕赐禅定寺"的匾额,镌刻于寺门,寺院遂易名,沿用至今。杨汝松土司耗银33631两,刊刻了举世闻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之《甘珠尔》和《丹珠尔》,禅定寺因之名冠藏区,在寺僧众达3100人。
禅定寺到清末时,因数遭兵祸,僧众渐次减少。1927年,三马(马仲英、马廷贤、马尕西顺)相继起事,使辉煌的禅定寺极其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现仅存版本留世,寺院从此衰落。后虽经第十九代土司兼僧纲杨积庆重建,新建四大经堂及佛殿,但入寺僧人总不及前,仅有僧众400余人。杨积庆遇难后,年仅4岁的杨丹珠继任寺主,民国政府授“辅教普觉禅师丹珠呼图克图”衔号。此后,又续建了天文历算学院、法舞学院及佛塔、佛殿等建筑,直至共和国建立。
“文化大革命”中,寺院被拆毁,僧众被遣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禅定寺也被批准开放。自1981年起,陆续修建了大经堂、闻思、密宗续部、时轮三个学院和辩经院、寺门及僧舍等建筑物80多幢,现有僧侣150余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为寺门书额“禅定寺”三字砖雕于寺门顶端,引人注目。这座安多藏区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名刹正逐步恢复它昔日的盛况。
禅定寺寺主为僧纲,是明、清政府敕封世袭的,虽不是活佛,但位居禅定寺之首。寺内有策墨林摄政王、伊犁呼图克图、玛塘堪布、古雅佛、德哇、嘉当、察道、嘎钦等八大活佛的囊钦。
到杨汝松任土司时,刊刻了举世闻名的卓尼版《大藏经》耗银17325两,禅定寺因之名冠藏区,成为卓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寺僧众达3100余人。公元1927年三马(马仲英、马廷贤、马尕西顺)反冯起事,使辉煌的禅定寺及其珍贵文物,特别是《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寺院从此衰落。以后虽经第十九代土司兼僧纲杨积庆重建,但入寺僧人总不及前,仅400余人。1958年反封建斗争时,大部僧人被强令离寺。“文革”期间拆毁,寺址开为水平梯田。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后,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照下,于1980年重建,1981年11月10日批准开放,政府拨巨款在旧址上陆续按原来的藏族寺院建筑风格,恢复修建了三大学院、四大囊钦、五幢佛殿,加上寺门楼和僧舍共80多幢建筑群,现有160多僧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为寺门书额“禅定寺”三字砖雕于寺门顶端引人瞩目。现在每天虔诚信徒和慕名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卓尼县有名的旅游景点。
寺内原设有参尼、居巴、萨里瓦、谦巴四大札仓。参尼札仓由阿旺臣来嘉措创立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居巴札仓由阿旺臣来嘉措创立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4年)。萨里瓦札仓由阿旺克尊加措创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谦巴札仓由僧纲罗桑丹欠坚参创立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禅定寺最高负责人为僧纲,总揽全寺宗教教育、行政、司法等项事务。僧纲为世袭。僧纲之下设三套组织,一是戴哇雄,简称“戴”(即僧官衙门)。下设大小头目,大头目主管本寺部分行政事务,代表寺主办理属寺事务。大头目下设班头2人,负责监察全寺僧人持戒情事,班吏5-10人,负责各和递送通知,传人等杂务。二是坐庄喇嘛办事处,简称“喇”,即通称的赤哇,管理全寺宗教、法事活动。三是尚署组织是吉哇办公处(卓尼方言读吉为“西”)简称“西”,是办理本寺各学院事务的行政机构。设大管僧1人,负责判理案件和维持寺院秩序。下设17米那(按僧人籍贯把禅定寺辖境分为17个教区,米那为该教区代表)负责本教区各项事宜。尚署下还设吉哇(总务处),包括总务人员、会议人员等。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