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绛帐老街的北门叫“传薪门”,门楼外曾有一座吊桥。现今的这座城北门楼是1980年代末在原址上由西街村五组木匠秋志德领衔,依据老北城门楼的大体样式重修而成。其整体建筑形式和南城门楼相似,有洞而无门,门洞下有一条水泥路由街道中心十字过来之后,在城门楼外头分成两条岔路,左边那条路的西边是西街村七组,路约五六米宽,向北直通向原下的渭惠渠、西宝公路中线;右边那条路的东边是春光五组。门楼内侧的门洞上方镌刻的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高峡的隶书“绛帐传薪”四个字,外侧的门洞上方镌刻的是绛帐街清末举人、朱家外甥题写的“北极拱秀”四个大字。门洞左右各有两间房子和一个入口,入口均有两扇对开的小木门,平时挂着铁锁,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打开。二楼上是药王爷庙,供奉的是唐代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另有一尊送子娘娘彩绘塑像。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绛帐街道举办三天三夜古会,主要是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那几天,绛帐镇方圆十几里的乡亲纷至沓来,烧香、叩拜、捐功德,或祈求药王保佑全家人无病无灾,或请求药王赐予灵丹妙药使亲人早日脱离病魔纠缠;还有一些妇女过来叩拜送子娘娘,祈求得子。城门楼外正北十步开外是一座1990年代由绛帐街道的各界人士捐资修建的念佛堂。
重修的北城门楼
北城门楼外西侧是一条宽约200米、深约七八米的护城壕,西北角1980年代之前曾是方圆十几里有名的猪娃市场,方圆十几里外的很多乡党每到“二月二”药王爷庙会时,把猪娃拉到这里售卖,场面非常热闹。据西街五组村民刘涛说,这里曾是当年西北五省的牲口集散地,交易物资除了猪娃、还有马匹、骡子和骆驼,来自西宁和兰州的牲口经纪人很多,还在他家里住过。2012年左右,扶风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西街村把紧挨北城门楼外北侧的一截护城壕填平,在此修建了一座约六百平米的水泥硬化了地面的群众文化休闲广场,还在广场北端立了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古镇秀”三个红色大字。北城门楼的东侧紧挨着的依然是过去的护城壕。在北城门楼外北侧,春光村也建了一座健身广场,置放了好几种健身器材及设施。
绛帐老街的东门叫“迎庆门”。老城东门楼是修建于清代道光十二年,有一个门洞,外侧安了两扇木门,后来均已退了漆色。据王华介绍,这座城门楼整体高度约10米,造型比较简单,城门外侧门洞上方有一块青石黑底横额,上刻楷书“迎庆门”三字,门额上有三个一米见方的方格窗。城门楼的南北两面山墙上还各有四个“十”字眼,是为岗哨巡防口。据说,民国政府曾在城东门楼里设立政公所(也叫“援保处”),专门派人在这里驻守办公,负责绛帐地区的保卫安防工作。这座城门楼于“文革”期间被强行拆毁,未留一丝遗迹,后来没有重修。
据王华先生回忆,小时候,他曾在东城门楼的南山墙上看到过很多密密麻麻的弹洞,那是1948年夏天的某个傍晚,一伙从渭河南岸眉县一带过来的戴着草帽的土匪,在绛帐街道一些社会闲人的协助下,抢劫春光一组村老财东王敦厚家,当晚与国民党绛帐政公所的人开火后留下的痕迹。他还说,那帮土匪将王财东家搜了个底朝天,也未搜出多少钱财和值钱东西,就将王财东绑在树上,用蘸了油的火扫帚往老汉身上捅,逼他交出钱财。第二天早晨,那帮土匪准备撤退,王财东认出其中一个参与打抢他家的土匪是绛帐街道的人,便喊出了那个人的名字,结果被那个土匪在头上打了一枪,当场就毙命了……
如今,由绛帐街道东头的原建于1960年代的毛主席语录塔向北走大约五六十米,可以看见春光村三组村口有一道七八十年代用水泥和砖块修建的简易门楼,门额上的“旭日东升”四个楷书大字是春光村四组人、绛帐著名书法家王志敏手书。
绛帐古镇图(绘画/王华)
绛帐老街的西门叫“迎瑞门”,位于绛帐镇西街村五组境内。绛帐镇西街村,曾是新石器时代遗址,2016年,当地村民挖出一座古墓,经陕西省考古学家考察研究,此为汉代某将军墓冢。据王华介绍,西城门楼具体为何年何月修建,现在无法确认,印象中它是当年绛帐老街四个城门楼中最小的一座,远没有现在的南、北两座城门楼气派。西城门楼南北宽约十米,高约六七米,东西进深约七八米。门楼中间有一个大门洞,有两扇已经褪了漆色的大木门。房顶两头架着木檩,用泥和瓦蓬罩着。据西街村四组村民、绛帐初中退休教师罗永乾说,城门楼的二层上曾是一间小庙,他和伙伴们小时候曾在里面玩耍,记得里面好像供的是财神爷,庙里有四根大柱子。“文革”期间,西城门楼也被强行拆毁,后来也一直没有重修。在原西城门楼遗址外边,现在有一座后来多次重修的关帝庙和十几年前新建的西林寺。
老关帝庙,亦称“老爷庙”,供奉的是被历代帝王追封的谥号为“文武圣君”“武财神协天大帝”的三国历史人物关羽,原址位于绛帐街道西门里现西街中心小学院内,是古绛帐景观之一。1980年代因西街中心小学扩建需要,1984年由村上将关帝庙拆迁至西门外。重修的关帝庙内有道《重修关帝庙碑志》,上面关于老关帝庙有如下记载:“始建于清代宣统二年,于四月初八日立木……原关帝庙,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气势雄伟、雕梁画栋,彩绘精美、雕塑逼真,院内古木参天、藤萝婆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香客如云。“文革”期间屡遭破坏,实为惋惜……”据刘兴邦回忆,老关帝庙院中心曾有“柏抱槐”景观(一棵柏树缠着一棵槐树),整体呈麻花形状,令人称奇!
重修的关帝庙是2007年正月初九日举行奠基仪式,正月十六日拉土奠基,二月初动工,六月初九立木,2008年五月初九圣殿落成及神像开光。新关帝庙既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又结合了现代技术,同时在原来关帝圣殿的基础上,新增了老君殿和文财神殿,主殿匾额为西街村二组村民张天勇所题,总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为仿宋宫殿单檐歇山式,设有回廊,工程总投资30余万元。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许多...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
长江三峡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旖旎。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习俗。1、赛龙舟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