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上(呃)好风光(哦),打鱼个人儿(哟)捕鱼忙(呃),一篙点破水中天(罗),双桨劈开千层浪(呃)。
鄱阳湖上(呃)好风光(哦),银光个闪闪(哟)白帆扬(呃),巧手放下金丝钩(罗),一网鱼虾一网粮(呃),……
《一网鱼虾一网粮》这首既有浓郁民间风味,又有鲜明鄱湖地方色彩的民歌,是鄱阳原生态民歌代表作。可以说,一曲曲旋律优美、辽阔悠扬的鄱阳民歌,以优美的歌声,原生态唱艺再现着湖区渔民打桨划船怡然欢乐的形象和鄱阳湖浩淼壮丽的景色。经久不衰的鄱阳渔歌就象一朵盛开在湖城的奇葩,在鄱阳文化的大观园里争芳斗妍光彩夺目。
鄱阳渔歌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代渔民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生产热情。湖区渔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作了不少富有水乡风味的渔歌,如织网、补网;推船、拖船;荡桨、摇橹;行船、走风;拉纤、撑篙;捕鱼、想郎、送郎等20余种。这些渔歌,别具一格,色彩鲜明,自宋代以来回荡在水乡渔村历史的天空。湖区渔民声清音秀,无处不歌,下湖捕鱼唱“开船歌”,划船、行船唱“撒网歌”,休鱼、禁湖唱“情歌”……宋代杨时《鄱阳湖观打鱼歌》,明代叶兰的《划船歌》,清代朱廷瑛的《东湖采莲歌》,以及现代管驿前村渔民的《鄱湖四季渔歌》,等都是不同时期的渔歌代表作,它见证和记载着鄱阳渔歌的历史。
鄱阳渔歌具有浓郁的鄱湖特色和独特风格,它的原生态唱艺,旋律优美抒情,演唱辽阔悠扬,加上演唱者真假嗓音的巧妙运用,它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使人感到万倾鄱湖壮丽景色历历在目,让人仿佛看到渔民们打桨划船欢乐悠然的形象。
鄱湖一片(呃)水汪汪(呃),百里(个)湖面好撒网(呃),一网渔儿一把汗(呐),勤劳换来好时光(呃)。
鄱阳渔歌融景于情、率性而歌。渔歌始于鄱湖号子,鄱湖号子可分为水上号子和陆地号子两种,它直接伴随着劳动而歌,直接为湖区劳动者服务,它是鄱阳最原始的民间歌曲。水上号子以音调简单、节奏性强、速度较为自由为特点,如:《拖船号子》(呃嗬喂、喂、嗨呀嗬嗬、喂、噍…)。陆地流畅上口,节奏铿锵有力,音域不宽,基本在四五度和八度以内,音乐性格粗犷且豪迈有力,有领有合。如:《打夯号子》
领:噢嗬里采来, 合:哎哟!
领:我们打起来哟, 合:哎嗨哟!
领:大家要打得高(呵), 合:哎哟!
领:大家要撑撑腰(呵), 合:哎哟!
领:石夯要打得好喂,评 合:哎嗨哟!
……
在鄱阳久唱不衰的民歌中,渔歌代表作品有《鄱阳湖上好风光》、《一网鱼虾一网粮》、《鄱湖四季渔歌》等;等。鄱阳渔歌不仅在鄱阳大地上久唱不衰,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过一段辉煌的有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由季梦华编排的《鄱湖渔歌》歌舞,并进北京汇演,在《北京群众舞蹈》刊登。80年代初,赵南元改编的男女对唱《半斤个鰟鮍不上钩》获省创作歌曲一等奖。2003年,由徐小琴曲、陈先贤词、李亚峰导演的歌舞《鄱湖龙船歌》,获上饶市创作一等奖。该节目2006年又获象山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三等奖。2005年,李民安创作的《我的家乡鄱阳美》获国家级创作一等奖。2007年黄河九曲、周楠词《中国湖城银鄱阳》歌曲,在江西电视台每周一歌播放。
鄱湖渔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常是四句、八句,如《我靠打鱼去营生》的歌词是:“我打歌子句句真,家道贫穷有几分,我别样生意无本做,我靠打鱼去营生”,短短四句,充分表现了旧社会渔民艰苦、勤劳的本质。
鄱湖渔歌还有一个特点是形象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如《渔村情歌》的歌词:“唱个山歌哩我牵头,我是湖边钓鱼钩,十斤个鲤鱼都能钓起,半斤个鰟鮍不上钩;细细鲫鱼细细鳞,细细菩萨降大神,细细鼓哩是乒乓响,细细秤砣哩压千斤”。比喻形象生动,语言通俗入口,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鄱阳渔歌文化底蕴厚,语言优美,夸张、拟人,如《一网鱼虾一网粮》中“一篙点破水中天(罗),双桨劈开千层浪(呃)”。就是鄱阳民歌经典之句。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说:“一首农民歌曲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范,它足以同巴赫的赋格曲或莫扎特的奏鸣曲乐章相媲美”。这就充分肯定了民歌的艺术价值。鄱阳民歌是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鄱阳的人文化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是劳动中的助手,是人们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作为展示鄱湖地区渔业生产习俗民风民俗的鄱阳民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鄱阳原生态渔歌是鄱阳地域文化的瑰宝。鄱阳渔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渐渐成为鄱阳湖畔一朵艺术奇葩,它的形式多样,风味独特,给广大音乐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为歌曲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鄱湖渔歌是鄱阳的一张名片,它对建设湖文化名城、湖旅游名城、湖产业名城、湖宜居名城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