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邢台市顺德路北段西侧。邢台文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宋、元时统称孔庙,明、清称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位居于全庙的中心。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二十一米,前后三跨,进深十五米。单脊歇山顶,飞檐四起,搪下斗拱三跳六铺,脊上二鸱吻东西对列,整个大殿造型,庄严肃穆。
顺德府文庙的始建时间,据《顺德府志》载:“建自唐.....”。宋代又多次维修。元朝建国之初,忽必列提倡尊孔,“诏修天下孔庙”。于是,顺德府文庙便又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得到重修。明朝天颐四年(公元1460)和成化六年(公元1470),又曾先后两次,扩修文庙大成殿。正德元年(公元1506),又修建了文庙。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加筑了四周的围墙。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增建门楼,气势更为宏朴。
现在,顺德府文庙中其他建筑均已被毁,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邢台县北尚汪村。该庄园始建于一九一四年,完工于一九一七年,主要建筑有平房172间,花园两处,占地五千平方米。
庄园座北朝南,五米高的青石围墙上,数米远就有一座垛口,垛口上布有枪眼。正门面南,拱圆形,门券上方砖刻“薰风南来”四个大字,前有六米宽、四米高的青砖影壁。走进黑漆大门,两厢各有五间南房,系家丁住所。向北通后院是一条数米宽、百米长的石砌甬道,有一座两层高的护宅楼,上书“保卫楼”三个楷体砖雕大字,端座在甬道正中。
护宅楼两侧,各有两座由过厅前后贯通的四合院。每座四合院各有房18间,均有正门、二门。四座院落的门连同大门口。四座四合院均采取对称式建筑,院墙系由青石料由基到顶垒成,青砖包檐。北屋为上房,抱柱出厦,三明两暗,门户、抱柱,门墩石等,均雕龙刻风,工艺颇精湛。各院均有天地神龛,系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
四座四合院北面,建有私塾学堂50多间,马棚及下处40多间。一东一西有两处花园,种有各种树木。
该地主庄园,现基本保存完好,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邢台西北四十里有个皇寺村,原名玉泉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以该寺有三绝而著称。
一是皇寺。相传,元顺帝被明将朱洪武追杀,曾避难于玉泉寺附近。而朱洪武却在该寺内歇兵喂马,所以后来将此寺改名皇寺。皇寺始建于唐,而重修于元,正殿、配殿宏伟壮观,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都具有元代风格,为近世所罕见。可惜,保护不善,又因年久失修,边一独具风格的古建筑已今非昔比。
二是鸟柏。皇寺院内,有一棵一千二百五十年的古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古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两鸣交响,酷似百鸟鸣唱。据植物学家考证,该古柏树种优异,培土肥美,所以树纹结构异于寻常。结合民间美传:“每落一鸟,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可惜,在很早以前的一个深夜,从南方来了一个明眼窃宝人,利用秫秸掩盖,劈开树干,偷走了鸟纹。现在留下的一丈多长,三尺多宽的伤痕,就是当时盗宝的明证”。该传说虽然优美动听,但实际上是因雷击所致。鸟柏的美丽花纹依然存在。
三是玉泉池。在鸟柏的南侧有一泉池,古称“玉泉池”。泉底石沙如玉,水清见底。水中游鱼翩翩。泉池系明朝县令陈大宾所建,已有五百年历史。池面五亩有余,池中碧波荡漾,凉亭耸立;池岸料石精砌,垂柳成行。池南岸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其石柱、石梁、石瓦楼等都是银灰色的石料雕刻而成,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中央牌坊中跨之上刻有"玉泉池"三个浑健有力的草书大字,是当时邢台县知县朱浩所写。池中心有一凉亭,建筑精美别致。掩映在红花、碧水和绿柳之中,十分幽雅,是鉴赏湖光山色和避暑的好地方。
值此连续数年偏枯年份,许多名泉都已干涸,但玉泉池,依然昼夜不停地翻华如玉,竞相涌出。泉水日涌出量约在七千至万吨以上,使这一极度缺水的石灰岩地区,“河渠纵横,绕村贯户,玉液流淌灌溉沃野”。皇寺村一带,家家户户泉水丁冬,山坡田野稻麦花香,虽非江南而实胜江南。说也奇怪,泉水在玉泉池涌流不干,但经皇寺下流不远便渗漏到石灰岩的列隙之中,河渠溪流化为乌有,这就是邢台的又一奇观--流不干与灌不满。
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的凉台牌碑上,以及在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彩辉,景观十分幽静、壮丽。形成了游人神往的美景,这就是“玉泉夕照”名胜的由来。
邢台原来有一处柳溪交辉,风光旖旎的地方,是由发源于达活泉、白沙泉等泉的河溪,汇聚于此而形成的河渠交错、垂柳成荫的水乡泽国,即现在的北关外豫让桥附近。
金大定年间(约公元1184年)利用这优良的天然佳景,在此挖池塘,筑长廊,建亭台(柳溪亭),养鱼植柳,进行了人工修整,形成了“清水鱼跃、风飘花香”的历史名胜。
明代诗人王鸿儒对柳溪亭赞曰:
溪亭临水面高城,杨柳芙蓉绿映红。
遥想使君来游赏,沸天鼓吹月明中。
此诗扼要地道出了柳溪亭的特点和风貌。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邢州知府徐景曾因"柳溪亭"建于鸳水桥铡,故名"鸳水亭"。现在,亭已废。此处垂柳成林,芦苇、荷花、香气四溢,河流银花飞溅的美景胜地,牛尾河上的水磨旋转,鲤鱼跳跃,鹅鸭遨游,渔翁捕捞的优美画面,构成江南水乡的韵味。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