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秦晋之间,在陕西韩城龙门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的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气磅礴的黄河文明与恢宏的华夏史在这里叠加,赋予了韩城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片沃土之上,流传着许多美妙的神话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寄托着执着努力、奋勇向上精神的“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她,滋养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激励着生于斯养于斯的后辈子孙。
龙门,又名禹门,亦称“禹门口”,扼黄河之咽喉,地处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据《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清乾隆《韩城县志》记载:“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亦称禹门渡。《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故称龙门”。
龙门山横跨黄河两岸,把黄河紧紧夹在中间。两山对峙,形如门阙,上入霄汉,陡壁千仞,危耸险峻,地势异常险要。东西龙门山上均建有禹庙,建筑雄伟,依山而立,亭台楼阁,险峻秀雅,雕梁画栋,绚丽异常。站在庙前,深感“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的传神。沿龙门逆水而上,两岸如同刀砍斧劈,行约4公里处为“石门”,此乃黄河最窄之地,咆哮的黄河在此被夹成一束水流。九曲黄河从雪峰连绵的莽莽昆仑奔腾而来,一路上,集千流,汇万溪,裹挟着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呼啸着直奔龙门。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到此处:洪流扑岸,奔腾湍急,浪花飞溅,百漩相连,波涛汹涌,咆哮如雷,险不可测,一种水自天泻、卷起千堆雪的壮美气势滚滚袭来……古人咏诗赞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之佳句。韩城八景之一的“禹门春浪”即指此处,龙门胜景,山水相映,实乃天下一大奇观。
这,也正是“鲤鱼跃龙门传说”的渊源所在。
相传大禹凿开龙门,眼望山峡两岸,悬崖峭石壁立千仞,相对如门,惟有神龙可越,遍招英才。东海众多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闻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钟灵毓秀之才管护龙门,镇压恶蛟作祟,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参加竞选。远未望见龙门之影,那一条条灰眼鲤鱼们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无奈又游回东海。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排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龙门脚下。禹王一见大喜:“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是龙”。鲤鱼们一听,立即鼓腮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起,没想到刚跳出水面一丈余高,便跌落摔于水面之上,浑身疼痛。但并未灰心丧气,日夜苦练摔尾跳跃之功。如此苦练七七四十九天,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达百丈龙门,还相差很远。
大禹看到鲤鱼们肯用功苦练过硬本领,激流勇进,便点化:“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听了禹王的话大有所悟,便对群鱼说:“这不是启发我们要群策群力跃上龙门吗?”群鱼齐呼:“多谢禹王!”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一条条瞪眼鼓腮,甩尾猛击水面,只听“漂漂”的击水声连接不断。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条为一条垫身,又是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两丈,禹王便用手扇过一阵清风,风促鱼跃,众鱼一条接一条跃上了日夜向往的龙门。却说最后那条曾为众鱼多次垫身的金背鲤鱼,眼看同伴都跃上龙门,唯独自己还留在龙门山下,寻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恰巧黄河水正冲向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溅几十丈高,这金背鲤鱼便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峰,又用尾鳍猛击浪峰,一跃而起,没想到竟跃入蓝天白云之间。一会儿又轻飘飘地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点红,瞬时,金背鲤鱼幻化成一条吉祥之物——黄金龙,大禹便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据当地老人讲,如若捞到头顶有红的鲤鱼,即刻放生。
从此,“鲤鱼跃龙门”便成为天下招考英才的象征,有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后人以“鱼龙变化”、“身登龙门”来比喻金榜题名,青云直上。老百姓把幸福生活的飞跃或事业的成功,亦称为“鲤鱼跃龙门”。千百年来文人学士,皆以“一登龙站,身价十倍”而自豪。韩城自古读书人多,把“进学中举”喻为“鱼跃龙门”。城内还设立过“龙门书院”,学校招生出榜,姓名上点红的作法也来源于此。现在,龙门镇大前村小学开设了大禹班,以大禹精神为治学理念,以鱼跃龙门为校徽图案,激励着少年学子,弘扬和传承着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在韩原大地妇孺皆知,是韩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神话故事,世代流传,是韩城人民的智慧结晶。这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标签,它是韩城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实用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应用价值。它寄寓着韩城民众对大禹的崇敬之情,对鱼跃龙门不畏艰险、积极向上的欣赏之感,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着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韩城当地旅游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故事的起源地——龙门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带动着周围的遗迹景观、山川胜景等,均成为韩城旅游的主要资源。直插云霄的陡壁、驰骋飞流的黄河、横架天堑的桥梁这些客观实物加入灵性的传说,让这里更具有了生动性、丰富性,使优美的传说依然徜徉在风云涤荡之间,让人们在追寻遥远过去时,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鲤鱼跃龙门所折射出的逆流而上、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不仅影响着世世代代的韩城人,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韩城自古读书人多,便把“童生进仕”喻为“鱼跃龙门”韩城城里还设立过“龙门书院”。文庙大门照壁上有砖雕的“鱼跃龙门图”。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