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烟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在一些南方地区尤其是粤西等地,水烟是十分盛行的,而它的存在也有其存在的道理。一是当地盛产烟丝,很多烟民抽的烟丝都是自家种出来的,取之方便,经济便宜,再有,抽水烟因有清水过滤,大部分尼古丁已被过滤掉,不会因吸烟过多而喉咙干燥发痛、引发肝火盛,这正是水烟的魅力所在,也是当地人的聪明之处。
水烟筒大概半米长,一个拳头大小的竹筒,中间嵌一个铁的食指大小的圆筒,是用来装要吸的一小卷烟丝的,圆筒下面吊一个装烟丝的塑料圆罐。何谓水烟呢?原来竹筒从顶部到中间都是中空的,可以盛水,烟丝在小铁筒上燃烧以后,人一吸就把烟吸进了水里,把一部分有毒的气体都过滤掉了。
水烟筒,被誉为粤西一宝,又叫大碌竹。抽水烟在粤西也是非常易见的一道奇特人文景观,据说在当地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粤西人十分钟情水烟筒,开心时抽,烦恼时抽,一个人独处时抽,一群人聚在一起时轮着抽,总之,粤西人无时无刻无处不享受着水烟带来的美妙惬意之感。
只要你倘漾街头巷尾,抑或村口榕树下、店铺门前,只见闲聊的人堆里,都会有一帮上年纪的男人们扶着一水烟筒在抽水烟,你一口,我一口,轮着转。偶有一两个妇人搀和其中,也算是独特中的独特,烟幕缭绕处,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聊。
无论在城区还是在乡村,无论在镇委办公室还是在街头小饭店,都能看到人们再抽这种水烟。老人开玩笑说:“水烟在粤西乡镇真的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是粤西人的宠物啊!”行走在乡村里,无论是田垄之上、阡陌之间,还是弯弯曲曲的巷道里、疏疏落落的古井旁,总能望见那探身点火的身影,听见那富有节奏的“咕噜”声,看见那散漫一地的青烟。偶有一群路过的风,土地便也有了淡淡的烟味,庄稼便也有了淡淡的烟味,河水边也有了淡淡的烟味,连晒晒的阳光也有了淡淡的烟味。然后,乡人们再用这沾着烟丝的双手,抡起已成烟色的锄头,挑起已成烟色的扁担,擦去已成烟色的汗水,唱起萦绕烟味的号子,继续投身于烟雾已散的生活,在恬静的乡村里,偶有几分闲愁,也是容易随烟而淡,随烟而散,随烟而消。
每逢圩日,更是处处可见抽水烟的村民。或自带一水烟筒,烟瘾来时,就咕咕嘟嘟地吞云吐雾。或到临街的店铺小息一会,目的就是为了抽那一口水烟。圩镇上的人也不会吝啬那一点烟丝,总会大方地递上烟火,让他们过过烟瘾。
粤西家乡抽水烟,据说已有千年历史。水烟筒的制作取材就是用村民房前屋后栽种的竹子做成。其实,水烟筒的制作很简单,用一根大约60公分长的竹子,在中间处开一小口,斜插一根空心小竹子作为烟嘴,再将竹节挖穿一小洞以便灌水进去,目的是为了过滤。抽烟时,将一小樶烟丝塞到烟嘴处压实,然后点燃烟丝,将嘴巴贴着水烟筒上沿猛吸,烟丝燃烧,产生的烟经过烟筒里的清水过滤后吸进口里再喷出去,一团团烟圈在每个人的脑门上转悠、升腾,好不惬意的样子,一次吸烟过程也就完成。
随着岁月的穿梭,时间的流逝,水烟筒的制作也愈加的精细。在最开始,水烟筒的制作取材于村民房前屋后栽种的竹子做成,后来随着取材的逐渐精良,烟筒也开始有了贵贱之分,优劣之别。一般竹子做成的水烟筒,是平凡的水烟筒,用上等老竹做成的水烟筒,才是好货。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各色颇具创意的水烟筒制品。镶嵌南玉的水烟筒,既美观又高贵,晶莹剔透的水晶水烟筒,既华丽又优雅,也有人用玉石镂空做成水烟筒,小巧精致,更有人用黄金做成水烟筒,标榜着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独特的文化风情。粤西人的水烟筒不仅是他们自己享受的一个道具,也是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一种手工制品,影响深远,令人迷醉,不仅成为当地最自然奇特的人文景观,更是国内烟具文化的一种信仰和传承。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
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绿化周包括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等。每逢植树周,全国所有的公民都参加植树,连天皇也不例外。从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为“植树节”。第一届植树节以荒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