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寿抬工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路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汽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货物运输、人员来往越来越方便快捷,抬工迅速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抬工号子面临后继乏人,濒临消失的危险。
令人欣喜的是,抬工号子已经成功地申报上省“非遗”名单,国家级也在紧锣密鼓地申报之中,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信抬工号子能有一个新的明天。
仁寿县地处丘陵,没有可以通船的河流,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交通运输处于天然的劣势。由于开发的滞后,这里也一直没有所谓的通衢大道。迟至民国,外面的世界才渐渐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清晰起来。
偏处一寓虽是天命,但勤劳的仁寿人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路不通,那就肩挑背磨,尤以两人或者多人合作,用肩抬来得最有效率。于是抬工遂成为了一种职业。为使抬工们上下肢、肩及全身的动作统一协调,大家唱起了号子。号子慢慢变成了激情四溢的仁寿先人用歌唱来表达喜怒与哀乐艺术形式,代代传承。
抬工号子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已不可考。但透过一些经久传唱的号子,或许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在流转至今的号子中,有这么一首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前辈古人把话讲,修建长城秦始皇,当数元老张抬匠,带出徒弟干这行。师傅传艺流世上,要学当年修城墙。”
在冷兵器时代,人民对于战争的态度是复杂的,因为战场既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妻离子散的修罗场。在抬工号子中,我们可以体会那个硝烟弥漫的烽火年代:
“四月点兵辞我婆,孙儿当兵没奈何,双脚跨上花马背,手提弯工射过河。”
随着抬工号子的传承与发展,它渐渐地由一种无意识的语词转变为具有艺术性的民歌,在近千年的时间里,抬工号子记录下了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社会面貌。
“一进省城定要入,秀才娘子就是奴”这是反映科举考试时,赶考秀才们的踌躇满志;
“花花轿儿四人抬,抬个美女上府来”这是渲染婚嫁的喜庆气氛,试想娇滴滴的新娘坐上轿子,是何种的风情;
“一进孝堂三献礼,八位弟兄来得齐”这讲的是人死出殡时,所讲究的抬工礼仪。
此外,抬工号子对于政事也多有反映,“总督赵尔丰专权政,要杀四川头目人,一来要杀蒲殿俊,二来要杀尹昌衡”。这段号子讲的就是清末保路运动前后,革命气氛受到残酷镇压的写照。
解放后,由于翻身人民当家作主,抬工们的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此,创作的激情喷发,抬工们纷纷用自编的新号子来歌颂党,歌颂新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仁寿修建黑龙滩水库,几万名抬工争相进入工地,抬条石、修堰塘、建渡槽。当时,工作时唱号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很难想象,在偌大的工地上,几万人一拨又一拨的传唱号子,是怎样的壮观景象。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