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东北的贺州钟山县燕塘镇,有一座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它就是具有“小南京”之称的玉坡村。玉坡村始建于北宋,其始祖是宋元祐进士廖正一。玉坡村全村姓廖,祖籍江西省抚州府金鸡县,在玉坡《廖氏族谱》中有对其始祖的相关记录:“旧碑载公系元祐进士,藉江西抚州府金鸡县,官于昭(州)之旧县龙坪,其故此在陶唐村,南渡后不复北归,爱玉坡山水之胜而家焉……。”由此可见,其始祖廖正一被贬后出任寰昭(州)之旧县龙平,因为看中了玉坡秀丽的自然山水和冬暖夏凉的特殊环境而在此安营扎寨,建立村庄,为其子孙世代安居之所。到了元朝中叶,因廖氏五世祖的僮仆与赤马夷壮结怨而引起争斗,玉坡廖氏族人举家迁居府城桂林。明朝初年,由其六世祖廖履常领兵回故土平定瑶民起义,重归故疆,从此在玉坡村定居下来。
徜徉在玉坡村古老的青石小巷中,眼前展现的是当年廖正一带领族人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的滚滚风尘。一路的舟车劳顿,一路的颠簸驰骋,当他们来到这一片陌生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时,内心是如何的惊喜惊叹。生逢乱世,天涯何处是故乡?且把他乡当故土,心安处,即是家。玉坡村是钟山县唯一的一个由贬官建立起来的村庄,贬官不仅带来了文化,也带来风尚,这种风尚不但在族内得到传承和发扬,也使乡间受到影响。玉坡村自古是一注重教育的一个村庄,特别是在学而优则士的封建时代,读书习武,更成为该村一大风气。
玉坡村坐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其东、西、南三面山岭绵延,村舍分布于三台山、珠山、大庙山下,依山傍水,村前小溪环绕,村后绿翠欲滴,因地处较低,村落四周井泉密布,池塘广阔,水源丰富,稻田肥沃,植被茂盛。玉坡村自古注重生态保护,村庄所依的山岭树木葱郁,山青水秀,冬暖夏凉,环境怡人。且该村历史上田广地富,有钱人多,举人、秀才多,出道为官人多,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贵村和官臣乡。由于玉坡村院深楼高,村固如堡,素来被人们喻以“小南京”之美称。
玉坡村原为一个村落,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地方贼寇常乘机打劫,为了防御匪患,该村部分较富裕的人家纷纷内迁到大庙山后,建立了玉西村,从此玉坡分为玉东和玉西两个主要自然村,也由此形成了玉西村富人相当集中的格局。
玉西自然村后背以大庙山与珠山为屏障,前方以池塘为基础开挖壕沟,壕沟边砌护村石墙作防御;全村防御坚固,固若城池。想要从前面进村,必需经过两个门楼一个山坳;村后大庙山与珠山间形成的山坳,外陡内缓,坳上设一门,两旁砌以石墙延至两山峭壁。村前两个门楼一座在西,一座在南,门楼高耸串连在坚实的护村石墙上。村中以青砖筑高楼,青石铺巷道,家家屋脊翘角,户户墙厚壁坚。居高远眺,整个玉西村有如坚固之城堡,十分井然,“小南京”之美誉因此而名。
目前,玉坡村仍保存着数十间旧式青砖大屋,以及数十公分厚的护村石墙和一些古井、门楼、石板巷道、石桥、古祠庙、石牌坊等。玉坡村的大庙山下,有一座玉坡大庙,名叫“协天宫”, 建于清道光年间,该庙以青石做柱,青砖砌墙,小青瓦盖顶,雕花板封檐,墙头彩绘壁画,青石门框上雕双龙戏珠,一对雄健高昂的青石狮坐落于大庙前廊坊的两边,为大庙增添了许多威严和光彩,从中可以让我们窥视到玉坡村人那昂扬与富足的精神面貌。玉坡大庙旁是廖氏宗祠,该祠面阔三间,上下两进,青砖砌墙,梁柱构架,硬山式顶,高大气派,反映出玉坡人尊宗敬祖良好的传统。
恩荣牌坊是玉坡村最具特色、最亮丽的一道人文风景,也是广西有名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五房祠堂前,建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为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其祖所建。牌坊由乾隆皇帝下诏,地方政府出银建造,整座牌坊使用青石雕刻嵌合而成,牌坊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占地10.30平方米。主体为四柱镶合,形成三间、五楼、庑殿顶结构。四条石柱分别立在四个石基座上,柱的前后设抱鼓石,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宝葫芦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牌坊抬枋正背两面分别雕刻着多组玲珑剔透传统吉祥图案和文字匾,这些牌匾和浮雕图,每一方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含和喻意。
站在“恩荣牌坊”前,任时光倒流,我们仿佛回到400多年前的玉坡村,那一届进士及第的马蹄声,踏破了每一条青石小巷,进士廖肃骑着高头大马,锦衣高帽,红绸绶带,容光焕发,衣锦还乡的荣耀,给这座古老的村庄带来了多少吉祥喜庆的色彩,也鼓舞了无数的廖氏后世子孙勤学刻苦,诗书传家。多少年来,廖氏子孙们恪守祖宗的遗训,饱读诗书,求取功名,出现了别驾、文林郎、儒林郎、修职郎等多位功成名就者,这在钟山甚至全国的乡村中,这是罕见的现象。
玉坡村的确是个好地方,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历史,都有其显著之处,这里不仅山青水秀,而且鱼肥稻香,由于水土原因,这里鱼多鲜美,其肉非常甜脆,稻米也非常香软,只可惜这座庄园式的村庄,经历战争动乱岁月,经历文革时期,已有很大的改变,虽然其原有的风貌仍可寻觅,但渐渐失去其过去的风光和风彩。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