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到了惊蛰气候开始转暖,冰消雪化,大地复苏,入土蛰居之草虫惊醒。这天,家家用油炸鸡蛋拌入炒熟的干面(俗称炒面),加上红糖,冲入滚烫的开水搅拌均匀食用,芳香开胃。在农村,这一天农民都要用清油或大油熬萝卜汤,强制给牛、马、驼、羊从嘴灌人,俗称“啖牲口”,用以清胃火。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敦煌人则以吃米糕为主。端午一到,无论穷富人家都要购买糯米、红枣做米糕,也叫粽糕。粽糕的做法是分别把糯米和红枣煮熟,然后将熟米糕和红枣分层交替压在盆中,俗话叫“压粽糕”。食用时再加糖或红糖水,甜香无比。
这一天,至亲院邻之间还要互送米糕,以示亲善。端午节吃米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据《续齐谐记》中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长沙有个叫区曲的人忽然遇到了个自称是屈原的读书人。这人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饭都被江里的蛟龙水怪抢走了,今后大家再要祭我,就请用蒲叶包裹,外面缠上五彩丝带,水怪们就不敢抢了,因为山精水怪最怕五彩丝带。”区曲将这事告诉了大家,人们便照办了,从此就有了用蒲叶包粽子的习俗。
另外,敦煌人农历四月初八还要做米糕和油饼子。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远胜于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也像端午节一样做粽糕,炸油饼。但不一样的是将粽糕和油饼做为外带食品,去莫高窟或雷音寺赶庙会,祈祷还愿,浴佛布施。相传释迦牟尼就是这一天出生的,因此各寺庙都要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正中用水盆供奉佛诞生像,全寺僧众都要以香汤沐浴佛诞生像,以此纪念佛的生日。
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亮、吃月饼这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敦煌民间又有用锅盔献月亮、馈赠亲友的习俗。中秋将临,妇女们便忙了起来。她们成天地忙着烧锅盔。标准的锅盔一般直径都在一尺左右,厚度在一寸以上,上面还画上月亮、松树、孙猴子等图形。据说,吃锅盔是元朝末年由汉人反对元朝统治者兴出来的,那时候,汉族人把元朝统治者蒙古人叫“鞑子”。
相传,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汉人造反,管得特别严格,十户人家派一个蒙古头目来监督,不准汉人私藏刀刃,十家合用一把菜刀。汉族人要想联合起来反抗就得互相串通,但由于蒙古头目监视得紧,无法通风报信,有个聪明人(民间传说是刘伯温)想出一个办法,他放风说今年秋后有瘟疫,除非家家烧锅盔吃才能免除灾难。于是人们就在锅盔上写上字(一说是在锅盔里卷上纸团),约定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以放火为号,一齐动手杀“鞑子”,从此就有了中秋节做锅盔的风俗。
中秋节晚上献月亮,敦煌人还有较为特别的做法。中秋节这天晚上等月亮升起以后.要在庭院正中摆好桌凳(有的摆在房上)。要把西瓜杀成两半呈锯齿形,与锅盔、月饼一起有序地献在供桌上,然后燃香三柱,向月亮叩个头,便开始了赏月活动。全家围坐一起,长者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香燃完以后分食供品。现在虽然不兴上香叩头,但敬献锅盔、月饼、西瓜、水果仍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农历十月初一,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饺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