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成县县城西6公里的竹篮寨,曾以出产“泥娃娃”而著名。
竹篮寨在抛沙镇东北角,离镇政府所在地大约1.5公里,顾名思义,该村除了生长着茂密的竹子外,村子的形状也跟篮子一样,四周高出村子许多,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该村还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盛产优质黏土,不但柔软细腻、粘性好、富于手感,而且干后不皱裂、不破碎,是搞泥塑的上好材料。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这些黏土,造就了竹篮寨一代又一代民间泥塑艺人,他们个个心灵手巧,一团不起眼的泥巴,经他们的手,会变为神态各异的绝妙艺术品。
竹篮寨的泥塑大概有40多个品种3大类,但常出现在市场上的不足20个品种,在成县的各个庙会摊点上常见的有形状似羊非羊、似鸡非鸡的口哨,还有拿在手上旋转发音的憨娃打肚等,这些乡土艺术品,以其廉价、耐看而颇受群众的欢迎。
竹篮寨的“泥娃娃”约源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根据成县博物馆收藏的1988年在支旗乡北山村闫河畔出土的宋代三彩陶俑、1994年在成县水泥厂附近发现的宋代窑址与竹南寨相隔不到两公里分析推断,当时的成州(今成县)的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稳定,手工业繁荣,民间艺人有一定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从它们之间的外形和色彩成分上看,有着相似或相同的并存和借鉴关系。陶俑和泥塑的区别在于烧制与非烧制,而制作工艺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竹南寨泥塑与其他宋代文物留存相比较,在竹南寨泥塑作品中的《公鸡》《胖娃》等代表作,其显著特点就是形态变异、造型简洁、物体圆润、手法夸张,憨态十足。和它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是距离县城北约两公里处吴挺墓的石马、石羊、石翁仲等宋代石雕作品。如现存成县文化馆内的石羊,其造型简洁、饱满、壮硕、神态安详、憨态横生,与竹南寨生产的泥塑作品有同样的造型风格。
在竹篮寨有这样的传说,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春,成州大旱,半年没有下雨,整个农作物焦枯,随处可见讨饭的人群,当时的抛沙镇人、崇仪郎赵清臣率领善男信女数千人到鸡山罗汉洞祈水,3天后普降大雨,部分庄稼得以挽救。赵清臣为感谢佛的神恩,在鸡山修建了一座“生佛阁”,也因为此,鸡山的香火非常旺盛,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有庙就有庙会,竹南寨一些心灵手巧的人便打起了庙会的主意,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小型泥塑玩具,到庙会上去卖,赚一点零用钱。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制作便逐渐地普及到全村家家户户,成为成县各地庙会上必见之物,更取得了一个别名“竹篮寨泥娃娃”,相传至今。
竹篮寨“泥娃娃”大致可分为玩具类、陈列类、祭祀类。玩具类作品又可分为泥货和窑货,即烧制和不烧制。种类有福、禄、寿娃,羊角哨等;陈列类作品又可分为单件类和成套类。成套为两件到四件不等,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于装饰,尤其在节日里增加室内情趣,如《散财童子》《送子娘娘》《麒麟》等,部分用于祭祀。取材主要来自神话、戏剧、传说。
竹篮寨“泥娃娃”有拟陶拟土的特性,主要区别在泥货和窑货上,泥货指直接用模具翻制,晾干后涂彩成形,以公鸡、狮子、老虎、憨娃打肚等系列作品及《十二生肖》为代表作。窑货则是用和好的胶泥捏制晾干后,再烧制涂彩,以单件作品为主,有《羊哨》《狗哨》《马哨》《鸽子哨》等,这些作品相同的特性是装上做好的竹笛即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有关专家称竹篮寨泥塑作品是民间乡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和美育功能上,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祈福避祸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它们的内涵,反映了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人性中最美、最高境界的渴望。
现今,竹篮寨的泥塑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由于历史及经济的原因,该村传承泥塑的艺人已非常少。据村内技艺最高的张思孔老人介绍,做这种泥塑是一件非常辛苦而繁杂的工作,首先要在天气放晴,即阳光灿烂的时候取土,然后放在太阳下曝晒,再碾碎,加入上等的棉花和泥,然后放入陶罐发酵,这个过程最短要7天时间,发酵好的泥要反复搓揉,分成鸡蛋大小的泥球。同时,一些辅料也要及时备好,如竹签,竹哨等。做泥塑全凭手感,没有具体的模式可循,所以多数作品的形态大致一样但细观各异。做好的作品最好是阴干,其光泽度和韧性相对较好,如果暴晒,可能会产生裂纹或染料容易脱落。
染色也是件较为繁琐的过程,各色染料的搭配,摻入蜡、胶和朱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观赏度。张思孔老人形象地把它喻为给衣服上领。他笑着告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看这些过程早吓跑了。目前成县会这一技术的已不到5人,而完整地能做下来的恐怕就张思孔一人了,且很多特殊模具在“文革”中被毁,已难以复原。竹篮寨“泥娃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和传承,我们期待“泥娃娃”再次展现出独特的乡土魅力。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