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年间,人们又将观音殿扩建为慈士院,形成了十分庞大的建筑群,疙瘩庙会也就成了当地人十分热衷的民间祭拜活动,清代还补建了玉皇阁和魁星楼等。院内的木瓜树,树龄几百年,躯干老态龙钟,树顶枝叶茂盛,自一瓦室出,十分独特。而距此不远处有蛟城庙一座,庙内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数尊,明代殿堂一座。
据《灵台县志》记载,明代永乐年间的某个秋天,新开山上连续七个夜晚有野狐鸣叫不止,乡人皆以为奇,遂向天卜卦,卦辞说佛国世界里发生了动乱,南海观音菩萨不愿加入到这场内讧中去,遂化身南海大王巡游世间,普度众生,路过灵台时要在新开山上歇息,当地群众为她建一座道场。乡人多方筹资,在山上建起了这座慈士院,供奉观音菩萨,所以在南海大王的手里有一只只有在观音菩萨手里才能见到的玉净瓶。
灵台疙瘩庙主要建筑是三座大佛殿:正殿为南海堂,内有南海大王和属下众仙各具形态的造像九座。南海大王面似满月,两眼如星辰,手捧紫金玉净瓶,一袭蓝色罗袍仿佛海水一样纯净。八个随从小仙各具情态,似乎听到大王一声令下,马上就会从大殿上跃起,扫净人间邪恶。正殿两厢左有罗汉堂,十八罗汉个个威风凛凛。右是讲经堂,南海大王坐在蒲团上两眼微闭丹唇轻启,正在超度灾难深重的人们,身后八位小仙皆坐在下面,垂首静静聆听。
据明代碑记,圪塔庙始建于永乐三年(1405年),后代多有添建或修茸,民国九年(1920年)六盘山脉大地震,部分建筑倾圮,后修缮。庙院占地30余亩,周筑围墙,西开拱洞山门通其内外。院内为二层阶地,建筑因地制宜,从拱洞山门起由西到东为中轴线,庙宇嵯峨,楼台参差,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其主要建筑有菩萨殿、圣母宫、关帝庙、药王庙、文昌宫、魁星楼、玉皇楼、钟鼓楼、佛陀殿、僧房、戏楼等数十座。庙堂内塑像神态各异,大小上百尊,浮雕、壁画技法精熟,栩栩如生。
然而不幸的是,圪塔庙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破坏,现存重要古建筑只有清代戏楼一座,位于山门内右侧,石砌高台基,上建砖、土、木结构硬山顶楼堂,面阔5间,高脊砖檐,宏伟犹存。玉皇楼一座,位庙院正中轴线上,高10丈,周方8丈。分上下两层:下层筑砖砌方台,中开拱形东西向过洞,上层筑歇山顶,木构亭堂,四柱四枋,飞檐挑角,周带回廊。
整座建筑典雅峻秀,据亭堂内壁画款识,系清乾隆时绘就。院内现有松、柏、榆、槐、杨、桃、杏等各种树木上百棵。尤其原菩萨殿前现存德者棵木瓜树,胸径达到了30多厘米,龙钟躯杆依墙挺拔,树冠却逢春而发,年年枝叶繁茂,难怪民间有“先有木瓜树,后有圪塔庙”的说法,这棵木瓜树树龄已逾500年之久,可谓奇观。庙内还存有明、清碑、碣石刻文物十余件,记载着这座佛道合一的宗教胜地数百年来的沧桑变迁。
在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凡是都有俗成的规矩,比如绩溪县上庄镇范围内,对各种不同的酒席,其席位座次都有明确的安排,不能随意,否则会使欢乐的酒席倒味、不欢而散。在这里,比较隆重的喜宴,有婚宴、寿宴、建房宴...
复活节,是天主教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意大利,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3%,复活节成了全意大利人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热闹程度颇像中国的春节。意大利复活节期间,全国上下几乎每个村...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