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词,是各种语言都有的,本来是一种十分简单而又枯燥的代用符号,但是由于受到四川民俗的影响,四川方言中的某些数词同某些词语组合后,却能产生一些特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成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黄尚军用数字中的“二”和“九”为例,将一些有趣的数字风俗呈现在大家面前。
凡遇喜事,都必取双数,俗语叫做“好事成双”“二红喜”
黄尚军说道,中国是个崇拜偶数的国家,偶数在汉语中具有“对称”与“和谐”的语义,所以,在民间流行的婚俗中,凡是与数字有关时,无不使用“偶数”。
“四川各地的民俗中亦流行此俗,凡遇喜事,都必取双数,俗语叫做‘好事成双’、‘二红喜’。”黄尚军提到李劼人《暴风雨前》一部分九:“婚期前两天过礼……由于男家不主张铺排,只用了三十二张抬盒……女家妆奁不多,单、夹、皮、棉、四季衣服、四铺四盖,瓷器锡器,金珠首饰,连同桌上床上的小摆设,却也装够四十张抬盒,抬了回来,谓之回礼。”
与此同时,“合八字”写庚书时,桌上就要放红烛一对、毛笔两支、墨两锭,庚书中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字数必须成双。而新婚之夜“铺床”时,要用六个干谷草,边铺边说“四言八句”,还有“八个核桃八个枣,八个儿子床上跑”之类吉语。
但在四川方言中,偶数的“二”却例外。在古代,“二”这个数词,本为“一加一的和”,如《易·系辞上》:“分而为二以象两。”后引申出“不专一、不忠诚”之意。如《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四川方言里,“二”往往含有“次于一”“次于头等的”等意思,很多由“二”组成的词语都是贬义词。比如,“二吊五”指囚犯,因为旧时脚镣是用两个大铁环套在脚腕上,五个小铁圈联系其间,故呼“囚徒”为“二吊五”;“二杆子”指粗野莽撞的人;“二水公爷”指旧时成都那些好闲荡、摆阔气的年轻人,又称“假绷公爷”或“假哥儿”。此外,还有“二醒(二)醒”“二不兮兮”“二不挂五”“二毛子”“褛二垮三”“二甩二甩”等等。
以“九为大”,含有“九”的词语,大多含有“深、高、远、多”等义
在汉语中,以“九为大”,含有“九”的词语,大多含有“深、高、远、多”等义。如“九天”指天空最高处,“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万象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黄尚军讲到,同时又因“九”通“久”,意为“老”,而四川人认为“九九九”便是“久久久”,于生命、于婚姻、于财物,都是很吉祥的预兆,从而对之顶礼膜拜,就连男性做生(庆祝生日)也是“做九(谐‘久’)不做十”。
所谓“做九不做十”,是指做生不逢十,要提前一年逢九做,即五十岁寿辰在实岁四十九岁时举行,六十岁寿辰是在五十九岁时举行,以此类推。此外,“九碗(儿)”本指筵席上的九道主菜。“斗”一词在成都等地方言中有“大”的意思,所以成都人又将赴宴称为“吃九碗(儿)”或吃“九斗碗(儿)”。“破费一席酒,可解九世冤;吝惜九斗碗,结下终生怨。”成都地区流行的这一民谣,形象地道出了筵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外,成都人之所以将“赴宴”称为“吃九(斗)碗(儿)”,是因为民间视“九”为吉数。因为“三”和“六”都与“九”有关,三加六得九,三乘六得十八,而十八又是九的倍数。民间举办寿席或婚宴时,菜肴的总数一般要取九或三、六、九的倍数,并且宴席上的不少菜名均暗含“三、六、九”,如“红烧三鲜、韭(谐‘九’)黄肉丝”等。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礼俗下》“衣,食,住,器用”条下:“富者间以猪、鸡、鱼、鸭款客,普通之席名为九大碗,八人合食。”
现在的成都地区,尤其农村,遇到娶妻嫁女、建造房屋、做生拜年等“红喜事”,仍旧要办“九碗(儿)”(宴席)。双流还流传着一首《九碗(儿)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猪油闷豆腐,四碗鲤鱼燕窝焯。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油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这里被称为“回归之城”,“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北回归线穿城而过,造就了奇特的北回归线文化...
在北京市朝阳门外,有一条神路街,这条街南起日坛公园,北至东岳庙,它的名字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东岳大帝在民间传说中是主管世间一切生物出生大权的神灵。明清两代,每年农历...
相传女娲之女降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女娲忌其饿坏,故取名娥娘。不吵不闹,沉睡不止,却不见生长。女娲深忧,盘古送来绿罗裙茶,劝慰道:“初闻绿罗裙,神长一百天。再闻绿罗裙,一生得平安。”女娲将绿罗裙茶放...
每个人身上都有体毛,体毛的作用很多,最大的就是抵御细菌。虽说人和动物都含有体毛,但是人类不像动物那样体毛长而密集,但是总会出现几个特例,比如下面的这位世界上体毛最长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猿人呢。下面...
泊莲寺又名泊莲禅寺,位于河北省泊头市肖圈村,建于2005年。泊头河北省的鸭梨、 金丝小枣之乡;西靠古运河,北临沧州,南依吴桥,(杂技之乡)东屏京沪铁路。泊莲寺的兴建,是为满足本地区的广大信众的愿望,提...
在梅山师教的请神科典里,各种神仙或列聖的名号都能在各种古代书籍或电视戏剧中见到他们的身影,唯独张五郎祖师例外。而有关张五郎祖师的传奇故事,在各佛、道、师教的师傅中间和民间社会底层,却不论老少妇孺皆耳熟...
“跳布扎”俗称“跳鬼”,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是五台山黄教的重要法事活动。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在活动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