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奉命留在湘赣边界坚持革命斗争的湘赣省委,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将省党政军机关和独立三、五团转移到赣西武功山区。撤退时,不少群众也随游击队上了山。这样,安置转移苏区干部和群众,便成为当时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刚刚结婚不久的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代部长李发姑及专做安置工作的郁怡花、刘长英担任了临时安置任务。10月底的一天,她们来到武功山深处的白竹坪村。呼呼作响的树林,高耸入云的杉树,构成了这里的独特风光。村子虽小,但已住下了不少转移来的乡亲。三位女同志村前屋后,挨家逐户慰问谈心,为群众发放安家费。一天深夜,乌云密布,阴雨沥沥。李发姑开完妇女会一出门,就听到“砰砰”几声枪响。情况危急,敌人已包围了村子。保护群众迅速转移,刻不容缓。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敌人的手电光像鬼火般地晃动着。三人凭借较为熟悉的地形,往山上冲去。他们一边跑,一边喊着,藉以吸引敌人。愚蠢的敌人听见有人叫喊,又见一路树枝摇晃沙沙作响,以为游击队的主力就在这边,于是像一群疯狗似的往山上追去,为首的还大声喊叫:“不要开枪,要抓活的!”
李发姑三姐妹一口气爬上山顶,回头一看,山下村里静无喧声,可知群众已安全转移,敌人已经全部被“调”到身旁。但望背后,低矮的小松树下是悬崖陡壁,阵阵阴凉的山风从崖下往山上袭来,凭着记忆,李发姑等人断定,这里就是有名的千丈崖。人到此时,哪容多想。她们这时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牺牲,也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当俘虏,更不能做革命的叛徒。三人不约而同地相互拉了拉衣角,刚毅的嘴中迸出两个字“跳崖!”
三人刚到崖边,敌人已离她们只有数十米远,几十只手电光向她们射来。三位姐妹喊着“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英勇地跳下山崖。一心想抓活的敌人见此状都惊呆了。
翌日清晨,潺潺山溪首先将郁怡花从昏迷中唤醒。透过朦朦胧胧的晨光,她挣扎着浑身是伤的身体,慢慢地回想起来昨夜为掩护群众,三人从九丈多高的千丈崖上跳下来的情景。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另外两位姐妹。她忍着疼痛和饥饿,带着满身的伤痕,艰难地向前爬着。忽然她听到一阵呻吟声,原来李发姑还活着,但伤势很重。不幸的是刘长英已经牺牲。两人爬上战友刘长英烈士的遗体,拿出自己的手绢盖在她的脸上,草草地掩埋了战友。
爬出去,一定要活下去,为战友报仇。两人挣扎着,拖着带伤的身体,一直往前爬着爬着,直到爬出沟口,遇上当地上山来砍柴的李敬香老汉,两人才获救了。李敬香将她们背到山边的一座小庵里, 很快与武功山上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由游击队送住山洞里的后方医院治疗……
武功山金顶东侧山下边有块叫麻子石的地方。这地方的石头奇形怪状,麻麻点点的,自成一道风景。
传说,那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来到武功山,看见上山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他想:且不说爬山越岭、翻崖过涧的艰险辛苦,这么多人上山来往哪里吃住呀?想罢,决定下山去为香客化些斋食,以解饥饿。
这天,铁拐李挑着满满一担食物上山来。这食物都是化缘来的,有米饭、包子、斋果、粟米等等。自然,铁拐李好喝酒,他不忘往那酒葫芦里灌了一壶安福老冬酒。铁拐李专用他那根铁拐仗,挑着米酒斋食,一瘸一拐地上山来。他走啊走啊,走到麻子石地方,那时,那地方是一条茅草山坳,坳两边是山崖,沟里有一条山涧。铁拐李爬上山崖,准备跳过山涧,不料担子重,加上他的脚拐,经他用力一跳,拐杖“啪”的一声断了。
铁拐李差点跌跤,吓出一身冷汗。他虽然跳过山涧,可顾不上扶那肩上的担子。结果,折断的铁拐杖飞迸出去,一截落在山涧这边,一截落在山涧那边,分别深深地插进地里,变成两根冲天石柱;那担子倒了,米饭斋果粟米洒得满地都是,形成漫山遍谷的麻石;那葫芦里的酒咕嘟嘟流淌出来,形成一条溪水,叫酒泉溪。
如今,麻子石、酒泉溪仍在。那两支石柱已经“长”成数十丈高、二三丈粗大。它隔河相峙,形似桥墩,十分雄伟壮观,人称“仙人桥”,其实是有墩无桥。
鄂伦春族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神秘的大小兴安岭地区是鄂伦春人的家乡,几千里的苍茫林海造就了鄂伦春人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他们就地取材、以狍皮制作服饰的传统。鄂伦春人在制作狍皮服饰时会...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奇特风俗,由于历史环境不同,我们对这些现象很难理解。在美国墨西哥的小镇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骷髅,究竟为何墨西哥人如此喜欢骷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可曾遇见或幻想过一群骷髅的狂欢...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太阳落山之后,村中草坪上烧起一大堆柴火,火堆后立一棵三丈高的松树,树上悬挂一只剥了皮、掏去肚杂的绵羊。村里所有猎人,在百步之外用弩箭射羊。谁先射断系...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的美味,还因为关于它的美妙的传说故事,不过版本不一样吆,采集这里大...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