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奉命留在湘赣边界坚持革命斗争的湘赣省委,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将省党政军机关和独立三、五团转移到赣西武功山区。撤退时,不少群众也随游击队上了山。这样,安置转移苏区干部和群众,便成为当时各级苏维埃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刚刚结婚不久的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代部长李发姑及专做安置工作的郁怡花、刘长英担任了临时安置任务。10月底的一天,她们来到武功山深处的白竹坪村。呼呼作响的树林,高耸入云的杉树,构成了这里的独特风光。村子虽小,但已住下了不少转移来的乡亲。三位女同志村前屋后,挨家逐户慰问谈心,为群众发放安家费。一天深夜,乌云密布,阴雨沥沥。李发姑开完妇女会一出门,就听到“砰砰”几声枪响。情况危急,敌人已包围了村子。保护群众迅速转移,刻不容缓。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敌人的手电光像鬼火般地晃动着。三人凭借较为熟悉的地形,往山上冲去。他们一边跑,一边喊着,藉以吸引敌人。愚蠢的敌人听见有人叫喊,又见一路树枝摇晃沙沙作响,以为游击队的主力就在这边,于是像一群疯狗似的往山上追去,为首的还大声喊叫:“不要开枪,要抓活的!”
李发姑三姐妹一口气爬上山顶,回头一看,山下村里静无喧声,可知群众已安全转移,敌人已经全部被“调”到身旁。但望背后,低矮的小松树下是悬崖陡壁,阵阵阴凉的山风从崖下往山上袭来,凭着记忆,李发姑等人断定,这里就是有名的千丈崖。人到此时,哪容多想。她们这时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牺牲,也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当俘虏,更不能做革命的叛徒。三人不约而同地相互拉了拉衣角,刚毅的嘴中迸出两个字“跳崖!”
三人刚到崖边,敌人已离她们只有数十米远,几十只手电光向她们射来。三位姐妹喊着“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英勇地跳下山崖。一心想抓活的敌人见此状都惊呆了。
翌日清晨,潺潺山溪首先将郁怡花从昏迷中唤醒。透过朦朦胧胧的晨光,她挣扎着浑身是伤的身体,慢慢地回想起来昨夜为掩护群众,三人从九丈多高的千丈崖上跳下来的情景。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另外两位姐妹。她忍着疼痛和饥饿,带着满身的伤痕,艰难地向前爬着。忽然她听到一阵呻吟声,原来李发姑还活着,但伤势很重。不幸的是刘长英已经牺牲。两人爬上战友刘长英烈士的遗体,拿出自己的手绢盖在她的脸上,草草地掩埋了战友。
爬出去,一定要活下去,为战友报仇。两人挣扎着,拖着带伤的身体,一直往前爬着爬着,直到爬出沟口,遇上当地上山来砍柴的李敬香老汉,两人才获救了。李敬香将她们背到山边的一座小庵里, 很快与武功山上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由游击队送住山洞里的后方医院治疗……
武功山金顶东侧山下边有块叫麻子石的地方。这地方的石头奇形怪状,麻麻点点的,自成一道风景。
传说,那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来到武功山,看见上山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他想:且不说爬山越岭、翻崖过涧的艰险辛苦,这么多人上山来往哪里吃住呀?想罢,决定下山去为香客化些斋食,以解饥饿。
这天,铁拐李挑着满满一担食物上山来。这食物都是化缘来的,有米饭、包子、斋果、粟米等等。自然,铁拐李好喝酒,他不忘往那酒葫芦里灌了一壶安福老冬酒。铁拐李专用他那根铁拐仗,挑着米酒斋食,一瘸一拐地上山来。他走啊走啊,走到麻子石地方,那时,那地方是一条茅草山坳,坳两边是山崖,沟里有一条山涧。铁拐李爬上山崖,准备跳过山涧,不料担子重,加上他的脚拐,经他用力一跳,拐杖“啪”的一声断了。
铁拐李差点跌跤,吓出一身冷汗。他虽然跳过山涧,可顾不上扶那肩上的担子。结果,折断的铁拐杖飞迸出去,一截落在山涧这边,一截落在山涧那边,分别深深地插进地里,变成两根冲天石柱;那担子倒了,米饭斋果粟米洒得满地都是,形成漫山遍谷的麻石;那葫芦里的酒咕嘟嘟流淌出来,形成一条溪水,叫酒泉溪。
如今,麻子石、酒泉溪仍在。那两支石柱已经“长”成数十丈高、二三丈粗大。它隔河相峙,形似桥墩,十分雄伟壮观,人称“仙人桥”,其实是有墩无桥。
血腥玛丽到酒吧,你有喝过一种名为血腥玛莉的鸡尾酒吗?原来这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一种西方的通灵玩意,很受外国少女欢迎,但带来的后果,却令人毛骨悚然。召唤血腥玛莉如果你希望求助于Bloody Mary的...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是宾川县平川镇渔泡江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朱苦拉”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老百姓称进入朱苦拉的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
一座城市,一个村庄,因为出现过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声名远扬。新泉也不例外,新泉是因为1929年6月红四军的“新泉休整”时,毛泽东在建军思想、建军原则等新型军队建设问题上开始...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
东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
郑成功率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组织大批汉族军民开拓台湾,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因为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其间台湾地区官方建立延...
每年农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虫节,过吃虫节时,家家都要买肉置酒,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里捉虫,捉完虫之后带回家里做成各种应时小吃,与酒肉一起同食。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
埋鞋溪隶属于潮砥镇,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只见溪水从两山壁间数百仞高的沟壑中破石曲折而下,越过十九级高宽不等的陡壁,直泻乌江,形成一道十九个奇特的瀑布群,银瀑飞洒,层层叠挂,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