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怀远人亲近的是河水和码头,河水和码头天天亲吻怀远人的脚板。除了几个货运大码头外,那河边的岩石上还被踩出条条小径,留下光滑的脚窝印子,一个个小码头也就形成。清早傍晚,钓鱼捞虾;晌午时分,淘米洗菜;初一十五,杀鸡杀鸭;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小孩子不分男女,光着屁股跳水戏耍,这边一个“秤砣落水”,那边一个“鲤鱼翻身”。
姑娘媳妇洗衣涤被,晒红晒绿,来时一大包,去时一竹篮,晒干的衣被叠得齐齐整整,洗净的长发随风轻飘,三三两两,有说有笑,那河边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那两条河流,因为船和码头,还因为南方共有的风俗,端午节的河边就更热闹非凡。一大清早,那河面上的雾气便荡漾着糯米和竹叶的清香。中午时分,河岸上站满了人,岩石上,竹林边,呼朋引伴,比肩接踵,只听得号炮一响,锣鼓齐鸣,龙舟竞发,一条大河也就沸腾起来。
因为有河,才有眼前的怀远。就像地球上许多地方一样,河流、码头、船只、民生、民风、民俗,与一座古镇的诞生、繁荣和衰落息息相关,由这一角度看,怀远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河流的历史,与河有关的一切事物即是历史的证人。
有河有船,就有了船家。航运的,打鱼的,或二者兼顾的,成为一股颇有势力的怀远水族。镇子大了,百业俱兴,手艺人也就不少。外地人多了,镇上的事情就不再仅是本土人说了算。久而久之,大家都是怀远人。如今这镇上千来户人家大都有连带关系,江西老表、湖南姨妈、贵州舅爷、广东伯娘,亲戚朋友,连须带根,抓起来一大把,扯起来一大串。凡有红事白事,不请自来,一家有事大家帮,这叫做“大街石板众人抬”。
民风古朴的怀远镇简直就是一张人际关系融融的网络,一个儒家文化浸润的礼仪之乡。怀远人话也特别多,将“长”说成“墙”,把“酸”说成“鲜”。做生意说数字,不说“一、二、三、四、五”,说的是“刘、开、汪、则、打”,“六、七、八、九、十”说成“银、心、将、爱、流”。闹恶作剧者骂为“打炮鬼”,华而不实者称“瓦石榴”,就这样派生出许多词语,渐渐形成一种“怀远语境”。
大概与那流的河有关,怀远人生性好事好热闹。其风俗应有尽有:正月“偷青”,二月结社,三月三赶歌圩,四月八蒸糯饭,五月赛龙舟,六月祭婆妈,七月供鬼神,八月拜月亮,九月九“打并伙”,十二月“打牙祭”,都有吃,几乎月月都过节,汉、壮、水、瑶,互相同化,难分彼此。平日里,有人打陀螺,有人说书,有人唱戏。过年时,龙狮会舞,台阁顶马,排灯拳棒……从初一闹到初三。
龙是湖南滚地龙,狮是广东独角狮,也有壮家土猫狮,那模样怪得可爱。台阁顶马大体是装扮才子佳人、英雄好汉,取材却是十分广泛:《红楼梦》、《水浒传》、《王三打鸟》、《刘三姐》、《刘海戏金蟾》……来自各种不同的典故、传说和剧种,各路各派,五彩斑斓。凡此种种,别地有的怀远似乎都有,别地没有的怀远似乎也有,只是很难指证某一种东西最具纯粹的本土意义。若论怀远属哪一地域文化背景,一时间还不好说清,五花八门,兼容并包,算得上多远杂交,集各地之大成,权且称之为“怀远文化”也罢。
怀远人总以古镇为荣,“怀远”二字常挂在嘴边。哪怕是到了北京、上海,一到年前,只要有可能,就往家赶。前些年广西出了个著名歌手唐佩珠,问起来她就说自己是怀远人,怀远人也因此脸上有光。出门在外,怀远人碰上怀远人,那话题少不了怀远如何如何,话头如故乡的河水流淌没完没了。也有读了一些书的怀远人叹到:只可惜怀远人葬祖未能找到一口“妙笔生花”地,未能出个“文曲星”,若有个沈从文生于怀远,必定能写出一部怀远的《边城》,让天下人像知道凤凰城一样,都知道桂西北有个怀远。怀远人喜欢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古镇,口讷者和知之不深者也不例外,若有人说怀远的不好,怀远人往往要争个面红耳赤,这种心态大约算得上是一种“怀远情结”,尽管多少有点夜郎自大的味道。
然而,时过境迁,龙江河上下拦起了好几座水坝,船运业也就因此寿终正寝。黔桂铁路虽然过境,但怀远仅仅是一个“普客”才停的小站。
323国道加宽了,汽车来往如梭,擦肩而过,停下者为数不多。尽管扼大西南出海之通衢,怀远却热闹不起来,或许正因为如此,怀远才作为一首凝固的古诗,没有过多地沾染朦胧诗的时尚。老街依旧在,古风依稀存,只是往日作为“商贾都会”的怀远已不复存在,那许多距今越来越远的故事与传说,也就成为怀远人茶前饭后的话题,一代传给一代。那些远久的故事与传说就是古镇的灵魂,却之不得,挥之不去。
在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几乎无一不是以“吃”为主题的。地处渭北的澄城也不例外。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各种各样以节日为名义的炊烟飘荡在古徵大地,把城乡的年味熏染得一日浓似一日。第一个节日便是“五豆节”,即腊月...
儿时,我的家乡霍岳一带,妇女们常常喜欢在端午节缝制布猴。每到这天,小孩子胸前都佩戴着五彩的布猴饰品,一个个风光招摇地走出来,或吃着粽子,或舞着艾条;新女婿则提篮打扇给未过门的新媳妇送端午礼来了。端午礼...
宝马是世界著名的豪车品牌,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宝马不想奔驰那样推价格多极其昂贵的超跑,但是在普通车型中的价格也是非常突出了,定价大多在30-200万之间。那最贵的宝马多少钱呢?,目前宝马推出的最贵的车...
很久以前,在乌蒙山脚下,白水河象一条驯顺的解银龙,平稳地在山谷间流淌,浇灌着两岸田坝里的稻田。这里的布依人民,依靠这银子般的白水,勤劳地耕种,和平和生活。大家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后来,白水河上游的上硐...
兴宁并非无战事之福地,“长毛”——太平军在横扫大江南北之后,同样把战火烧至古齐昌。清咸丰九年(1859年)3月20日黎明,“长毛”首目石镇吉、石镇常攻下梅州后,25日攻兴宁城。时知县彭蕴炜利用坚固的明...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徐闻县龙塘镇赤坎仔都在村前的海边举行隆重的奠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独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当天早上六点开始,来自该村境的各路游神队伍便开始吹响集结号,旗手队,醒狮...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
耿村隶属河北省藁(gǎo)城市常安镇,西距藁城市12公里,古属中山国。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于此地。为纪念耿再辰而设立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各路商贾。庙会中有唱...
畲族(shē zú)自古以来就有练拳习武的习惯,各村设馆习艺,农忙务农,农闲习武,练武之风颇盛,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畲族武术分为拳术和棍术两种。拳术有畲家拳、八井拳、蓝技术拳、法山拳、连环拳、八发拳、翻...
广灵县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其剪纸以刀刻为主、剪裁为辅,阴刻为主、阳刻为辅。这些作品艺术意境深邃厚重,乡土气息浓郁直接,工艺手法细腻生动,审美情感朴实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