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千一生,有名的住处很多,巴西辟建“八德园”,美国购置“可以居”、“环荜庵”,中国台北建造“摩耶精舍”,俱是奇花异卉、精巧绝伦。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内,有一处普通的青砖黑瓦民居建筑,外表并不起眼,却因是张大千第一处自己的房产而显得特别。1947年到1950年,他在这里度过了在成都、在故乡的最后一段时光。
艺术界公认,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是张大千艺术生涯的高峰期。对于他个人来说,那时同样是他人生中值得铭记的一段时日。这段时光里,他与伴随自己走完余下人生的四夫人徐雯波完婚,最后一次日夜教习后来艺术成就颇高的弟子何海霞、刘力上等人。成都金牛坝,这座名为“税牛庵”的小院,见证了张大千的这段人生经历。地理坐标
张大千故居“税牛庵”,位于金牛区金泉路2号金牛宾馆内。2013年10月,列入成都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故居为一层楼的砖木结构建筑,由两个偏厅和一个大厅组合而成。门前有宽宽的走廊,青砖大立柱将屋顶稳稳托起,显得格外大气。院落右边有一凸出的花园式建筑,拾级而上是一个宽敞的半圆形露台,地面石块拼缀的花朵与浓密的青苔交错。露台尽头是一个小土坡,隔断了背后的世界,让这里有几分“依山而居”的意味。
据成都档案资料记载,抗战期间,张大千故居所处的金牛坝,曾是国民政府的行营疏散区,便于居住于城内的显贵躲避日机轰炸。当年金牛坝还保留着田园风光,长满青松、银杏、古楠。由于水丰土沃,地涌甘泉,是居家上风宝地,备受达官贵人青睐。张大千当年在买下该处时原本是一木制建筑结构的房屋,后经过其自建成了现在保存下来的中西合璧的民居。
在金牛宾馆工作了30多年的胡开俊回忆:“提到这处居所的资料很少,但我很早以前就知道,这里是张大千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事实上,生性自在爱远游的张大千一生辗转居住过的地方数不胜数。仅在四川,除了内江老家与金牛宾馆故居之外,他还居住过昭觉寺、团结镇等多地。这么多居所之中,唯有金牛宾馆的故居最特别,因为这里是第一处完完全全属于张大千自己的房子。
1940年代的张大千已届不惑之年,在国内画坛颇负盛名。尽管多年来收入不菲,但家里人口众多以及对古书画收藏的爱好,让张大千“出的比进项多”,甚至还被朋友们称为“富可敌国,穷无立锥之地”,直到1945年,张大千才终于凑足五百两黄金,准备为自己安置一处房产。
到过金牛宾馆张大千故居的人们可能会疑惑,不过是一处普通民房,何以需要花费500两黄金之巨?其实金牛坝的故居并不是张大千最初看中的地方。张大千研究专家、四川张大千纪念馆终身高级顾问李永翘说,张大千最初看中的是位于北京的一座七进式王府,价格都已经谈妥并预交了订金。
“抗战胜利后,北京的古玩市场流入了一批‘东北货’,‘东北货’是文物界对溥仪在长春伪满洲国流散文物的通称。”李永翘说,国宝级文物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也在其中。张大千听闻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去看画,一眼看中,卖家的一口价恰好就是500两黄金。
一幅画与一座王府,如何抉择?“房子以后还有,此图一纵即失,永不再返。”张大千果断退掉了王府,选择了《韩熙载夜宴图》。张大千对此画爱不释手,直到1952年海外侨居时,才以极低的价格将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等在内的一众古画以及敦煌卷子,半卖半送给了祖国。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回忆道,当时美国人出高价要买,但父亲没有答应,“爸爸说,古画是中国的珍宝,不能流入外国人手中,我不能做遗臭万年的事。”
《韩熙载夜宴图》到手了,张大千的住所却再次成了难题。眼见张大千一家老小又要继续过着赁居的生活,张大千的好友张群伸出了援手。“在张群的帮助下,张大千获得了一笔建设贷款,终于在1947年5月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住宅,这就是今天的金牛宾馆张大千故居。”李永翘说。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