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庵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错埠岭村东南的半山坡上,现福州路西、辽阳路南交口处,原名“黄德庵”,又称“姑姑子庵”。相传为唐代道士袁天罡与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所建,后衰落。明初,于姓人氏在此安身立户,渐成村落,名“错埠岭”,是先有庵后有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一于姓道姑出资在原黄德庵旧址兴建道庵一座,得名于姑庵,无宗无派,至今已过50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1943年,曾两度重修扩建,共有殿宇房舍25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后僧道交替,最终改为佛教尼姑庵,属临济派。内建四大天王殿、三圣殿、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等殿宇,供奉四大天王、观音菩萨、地王菩萨等。1923年增建钟鼓楼。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庙会,香火甚盛,俗名庄稼老会,既纪念中国古代传说的教民稼樯的“后裔”,神位在西厢房。20世纪30年代,许多摊贩正月初九赶完位于今市北区东镇道口路清溪庵的萝卜会,正月十一转移来赶于姑庵庙会,小戏班等艺人也来赶台。
1935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晨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题为“于姑庵赶庙记”的新闻报道。当时于家庵庙会的规模,从记者笔触中可略见一斑:“从市内到东吴家村通于姑庵的路上,赶会的人们,列着队,不断的向前走着,三个一簇,五个一堆的,说着,笑着,慢慢的向会上出发,你看吧,长袍的男子,西装的男子,短服的男子,漂亮的男子,龙钟老态的老翁,和那些旗袍剪发的时髦女子,短装留髻的乡下姑娘,涂脂扑粉的少妇,白发驼背的老婆,形形色色的,满眼里尽是人。”
庙会上,拉洋片的、卖小吃的摊子面前,游人看的目不转睛,吃的津津有味;“什么香纸一毛钱、月份牌五个子”等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鞭炮声、笑语声、人语声,喧嚣热闹。岛城许多娱乐团体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各种节目助兴,其中“有西吴家村的圣诞雅乐团,有仲家洼的同乐会,有小村落的俱乐部,有的是旱船,有的是龙灯,他们都在锣鼓喧天,乐声幽扬中,做著不同的表演。”吸引着游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观看,乐不可支。
作为岛城市民春节娱乐生活的重头戏,正月十六至十八的四方海云庵庙会,自然成为当时报纸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重点。当时报纸形容海云庵庙会“游人如鲫,小贩利市三倍,乡下人争看摩登小姐。”
我们从1935年2月20日(正月十七)出版的《青岛民报》题为“废历正月十六日(2月19日)四方海云庵的盛会”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中,颇能感受当年四方海云庵糖球会的盛况规模:“……因为四方是一个工业区域,具有着大纱厂三四家,和其他各种工厂多家,虽然工厂的并不休假,但是工人们却是因为这会期,一个年度,仅有一次,宁肯把工薪牺牲上一天,也乐的去逛逛庙会,在这种情形之下,这偏僻的四方,竟成了一个重镇似的,万人空巷了,整个四方村中的各个小胡同里,小巷子里,都是充满着游人,就是从辽宁路,经过了华阳路,再到蒙古路,而到了武林路和奉化路,以及由东镇沈阳路前来的,和那些由沧口大马路上,赶来游会的,没有一条马路上,不是并肩累脊的,照那种情势看来,恐怕连上海极热闹的南京路,也没有那种盛况。”海云庵庙会上,“那些卖玩具的,卖糖球的,卖鞭炮的,卖香纸的,嘴里总是不住的喊着:‘买点吧!买点吧!’和什么‘咱的货便宜,咱的货便宜’,同时那手也在动摇着,指划着”。
每年的正月初八是华严寺庙会,堪称崂山庙会之最。随着近几年佛事活动的深入开展,华严寺庙会的社会知誉度不断提升,已成为海内外游客人人共仰的佛教圣地。华严寺坐落于崂山风景区,原名“华严庵”,建于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教庙宇,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