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一生授徒无数,特别是收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四个最著名的徒弟,他们几乎左右了当时的历史。那么鬼谷子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根据明代学者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和清代学者杨景淐的《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的记载,其实这一切都不是他最想做的,那些都只能是他的学生而非徒弟。鬼谷子最想收一个徒弟,一个可以传承衣钵的人,他曾找到两个合适的人,可惜没有缘分,对方不想,这才是他最大的遗憾。
开封郡的登封县东南隅有一座嵩山,在战国七雄割据的时期,这里属于周天子所辖管的阳城。嵩山脚下又有一处地面,山深树密,人都不知道其什么情况,好像不适合人居住,因此被称为“鬼谷”。里面住着一位隐士,自号“鬼谷子”。
相传鬼谷子姓王名诩,是晋平公时的人,曾经在云梦山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
墨翟不喜娶妻子成家立业,发誓立愿云游天下专一济人,救人于危难之中。他认为这才是修身养性的大事,比在名利中钻营的人好多了。
王诩与墨翟分别之后,也不住在云梦山中了,就随意游玩,寻山问水。一日来到这鬼谷山上,见有此天造地设的好地方,便住下来,人因此称他为鬼谷先生。鬼谷子才学渊深,通天彻地,兼及几家学问,无人能比。他都会些什么呢?
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
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
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
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冲举可俟。
鬼谷子虽有无数学生,但都不是他的真实目的,他真正想做的是收几个可以成仙的弟子,而不是凡间的学生。
鬼谷先生既然知道仙家圣体秘术,为何屈身世间,不去逍遥自在呢?原来只为了想要度几个聪明弟子,同归仙境。所以,他藉这个鬼谷栖身。初时偶然入市,为人占卜非常准确,料事如神。渐渐有人想学他的法术。
先生只看来学者资质,哪一家学问可以,便以其事授之,一来成就些人才,为七国之用;二来就访求仙骨,共理出世之事。他住在这谷中,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弟子来就学者,不知有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其实孙膑和庞涓都不是鬼谷子最喜欢的弟子,他真正欣赏的是苏秦和张仪,他想度他们成仙,可是未能如愿。
鬼谷子送庞涓和孙膑先后下山时,苏秦、张仪都在旁边看在了眼里,他两人都很欣羡,也想去世间名利场中求取富贵。于是两人一起来求见鬼谷子,亦欲辞归,博取功名。鬼谷子叹息着说:“天下最难聪明的人,以你二人最好,如果肯虚心学道,可以成神仙。何苦要碌碌在尘世中,为浮名虚利所困惑呢?”
秦、仪同声回答说:“好的木材不愿在山间朽掉,好剑不愿老是待在剑匣里。日月如流,光阴不再。我们受先生之教,亦欲乘时建功,扬名于后世。”
鬼谷子看他们真的没有成仙之意,也就没有办法了,他又说:“你两人中肯留一人与我作伴吗?”秦、仪都执定要走。先生强之不得,叹道:“人成仙真是太难了!”于是为他们二人各占一课,断道:“秦先吉后凶,仪先凶后吉。秦说先行,仪当晚达,吾观孙、庞二子势不相容,必有吞噬之事。汝二人异日宜互相推让,以成名誉。勿伤同学之情。”二人稽首受教。
秦、仪离开后,失望的鬼谷子只好放弃了收徒修仙的想法,心灰意冷,不几天,也就仙去了。
鬼谷子一生收了四个最著名的徒弟,而真正最欣赏的只有两个。他本想收他们两个为真正的徒弟,成仙得道。可惜未能如愿,以后更没有相中的徒弟,成了鬼谷子一生最大的遗憾。
佛珠,也叫念珠,是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
西安作为一座古城,它的魅力不仅仅是兵马俑、大雁塔、城墙,还有那一条条古老的街巷,它们像血管一样,遍布于城市的肌体。有了这些老街巷,西安才显得更亲切、更鲜活、更生动。也许,我们许多年都去不了一次西安的名...
义乌双林寺位于义乌佛堂镇云黄山,该寺建于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由达摩勘基、梁武帝敕建,佛教居士傅大士开创。历经15个世纪,以规模宏大,高僧辈出而名扬中外。北宋时有僧舍1200余间,僧尼2000...
送子龙赴吉州掾宋 陆游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
成都人历来称办丧事为“打丧火”。旧时,打丧火分小三天或大三天,视各自情况定,办丧事的过程,都要经历“备后事、送终、设灵堂、打丧火、烧七、除服”等。父母进入衰年,子女要为其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
《白虎通义》云:丧(sàng)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既然人活着要遵循礼制,那么人死后也应当遵循礼制,即使现世的人是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人了。人死之后的礼制,就...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
犹太人爱吃豆子。雅各就是用红豆汤换得了以扫的长子名分和特权。犹太人的主食是饼,有用小麦面做的,也有用大麦面做的,后者一般为贫困者食用。由于饼在犹太人的食物中占头等地位,所以常被视为“生命线”。他们吃饼...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
古代元旦不同于我们今天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名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元春等等。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大年初一,这个一年中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