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永不瘠,平永不乱----饶平县志
根据《饶平县志》:饶平县,得名于“饶永不瘠,平永不乱”,饶平县位于广东省最东端,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连福建省诏安县,南临南海。县人民政府驻黄冈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析海阳、揭阳2县地置饶平县,治下饶。又说因建县于平定三饶人民起义之后,取“三饶太平”意。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北回归线在县境南部穿过。饶平县县城黄冈镇,位于汕头、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县境内有国道324线。
黄冈镇 饶平县辖镇。饶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部、黄冈河下游,其北面东侧,乃是凤岭余脉岗陵,故名凤岗 。相传此地古为凤江(黄冈河)口商埠。宋初为粤东港口之一,称凤冈埠。明初,朝廷决定在这里设巡检司以镇平祸乱,当时饶平尚属潮州府的海阳县,海阳县令便派 刘宗仁来主办这事。刘是湖广人,操荆楚音,不懂潮语,上司叫他来凤岗,他误听作“黄冈” ,呈文也写“黄冈”,文到上司,也就照批。据《饶平县志》记载:“明初凤岗改名黄冈埠。 ”“洪武三年设黄冈巡检司”。民间又将“黄冈”称瓮城。
据清《饶平县志》载:明嘉靖年间 ,因倭寇蹂躏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潮州知府郭春震 至黄冈,着手规划建城。东门在今猪仔场街与中山路交汇处,向北至菜石狮巷北,折西至蟹洞 ,再向西至小金山西侧。南面直至溪畔街头,折西至太平门,稍偏西北沿今丁未路南边向西进 ,至城隍庙会合。这座兵家防御之城,又酷似一个向东平放的大瓮,城开四门,东门特别阔大 ,且外门拱成圆形,颇似瓮嘴,从此,远近都称黄冈为瓮城。1959年6月从凤江公社析出,设 黄冈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黄冈镇建制。
海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饶平县境南部。这里故称蓬莱,由南北两岛及诸多小屿组成,因主岛(黄芒岛)有烟楼山,海拔146.5米,黄芒岛在海外远处看像海中之山,故名海山。1958年9月设海山人民公社,1983年设海山区,1986年11月建镇,镇人民政府驻黄隆。黄隆原名“黄芒”。宋末(1276年),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宋朝抗金英雄刘錡(去世后追封为吴王武穆)的第六代玄孙,海山刘氏开基祖刘公到此首创乡里(作者注:有人说是明成化十三年即公元1477年,由黄姓创乡,这晚了近200年,是错误的),村前后到处都是金黄色的茂密芒草,故称为“黄芒”。后来,清初该乡朱尧聚义抗清、刘全十抗粮,官兵前来清剿,误将近邻县澄海县的黄芒村剿了。海山岛的黄芒乡民闻知,为避免日后再生祸端,便取用海山著名寺院 隆福寺的“隆”字来代替“芒”字,在入乡路口石碑上书:黄隆。从此以后,将乡名改为“黄隆”,口语仍叫“黄芒”。
汫洲镇 饶平县辖镇。在饶平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汫南后山。这里古称瀛州。汫洲全境属韩江义丰溪、黄冈河冲积平原,境内海汊纵横,土地盐咸,没有淡水,“淡水”饶语叫“汫水”,有“林”、“麦”先民到此创乡,希望土地变淡,淡水丰富,滋润林、麦,改“瀛洲”为“汫洲”,故名。1959年4月设汫洲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建镇。
所城镇 饶平县辖镇。镇政府驻所城。在饶平县境东南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了望山下筑城,设守御千户所,称大城所,简称所城。1958年9月设东界公社,1983年11月设东界区,1986年11月建镇,称所城镇。
大埕镇 饶平县辖镇。镇政府驻大埕圩。在饶平县境东南部、粤闽交界处。从大幕山往下鸟瞰,该镇地域像一只腾飞的金凤凰,故古称鸿程。明初建村,明代曾以乡贤志士之多而显赫一时。后因这里有大片盐埕,故易名,1986年11月从所城镇析出上东、东埕、程南、上黄、田美、溪美、红花7个村和大埕居委会建大埕镇。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