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3日,黄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樟树为黄石市市树,石榴花为黄石市市花。
石榴,安石榴科,分果石榴和花石榴。
黄石市栽培石榴的历史悠久,清同治《大冶县志》载:"唯永丰乡黄荆山一带种植桃、李、梨、榴,每年华实之日,灿若披图,居民尚资其利。"现尚存有宝岩峰的古石榴园、大王庙前后古石榴园和月亮山的石榴园。据1972年调杳,黄思湾石榴园尚有石榴树4725株;袁家湖石榴园80余年的老树仍挂果累累。
黄石市现有的石榴品种有果石榴和花石榴。
果石榴:红皮石榴、尖底榴、大红甜、醉美人、净皮甜、大红酸、三白甜等。红皮石榴、尖底榴为黄石本地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思湾桃园后山张家沟一带。大红甜、天红甜、醉美人、净皮甜、大红酸、三白甜等,从陕西临潼引进。
花石榴有地栽花石榴和盆栽花石榴。植株高大、宜地栽的花石榴,有千瓣黄榴、千瓣大红榴;植株低矮、宜盆栽的花石榴。有重瓣月委石榴、百子石榴、粉花四季石榴、墨石榴。石榴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高温,不泽土壤,抗逆性强,在粗放管理条件下,尚未发现毁灭性病虫害。黄石市石榴比较集中的地区--黄思湾,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的浓度大,石榴仍生长正常,表明石榴对二氧化硫毒气有很强的抵抗力。
已查到的石榴病虫有小蓑蛾、黄刺蛾、金龟子、桃蛀螟、绿盲椿象、石榴巾夜蛾、石榴毡蚧及干腐病等。
石榴可用分株播种、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十年生单株产量在40~60斤。
石榴花期较长,花色艳丽,果粒晶莹,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绿化、经济树种,1986年至1990年全市共栽植石榴12017株。
樟树亦名香樟,属樟科,是黄石地区的乡土树种。清同治六年(1867年)编纂的《大冶县志》载:大冶地区"木有松、柏、樟……之属"。在市区近郊,老樟树甚多。樟树喜肥活湿润土壤,抗烟尘能力强,适宜于黄石地区生长。
黄石市用香樟脑绿绿化荒山始于1966年,当时的城建局园林科绿化队在斋公田上栽植的香樟到1990年已成茂林。黄石市香樟用作街道行道树始于1976年,1981年湖滨路以香樟为主体行道树。至1985年底,全市主要街道的行道树中香樟有921株,为行道树总数的10%,占全部行道树中常绿树种的51%。1985年,黄石市在四旁绿化中共栽樟树的有沈下路、杭州路等,共2298株,占所在道路行道树总数的12%,用于四旁绿化的樟树14854株。
送子龙赴吉州掾宋 陆游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
成都人历来称办丧事为“打丧火”。旧时,打丧火分小三天或大三天,视各自情况定,办丧事的过程,都要经历“备后事、送终、设灵堂、打丧火、烧七、除服”等。父母进入衰年,子女要为其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
《白虎通义》云:丧(sàng)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既然人活着要遵循礼制,那么人死后也应当遵循礼制,即使现世的人是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人了。人死之后的礼制,就...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
犹太人爱吃豆子。雅各就是用红豆汤换得了以扫的长子名分和特权。犹太人的主食是饼,有用小麦面做的,也有用大麦面做的,后者一般为贫困者食用。由于饼在犹太人的食物中占头等地位,所以常被视为“生命线”。他们吃饼...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
古代元旦不同于我们今天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名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元春等等。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大年初一,这个一年中最为重要的...
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候,春联是刻在门庭木椽或石柱上的,也有的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后来又用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到汉代时,随着纸张的出现,人们又将春联写在纸上,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联看...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座落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山区,两者相去70余华里。按照中...
云南千年菩提树长出“佛手”,深抓岩壁,当地人:凤凰变的!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颗非常传奇的凤凰菩提树,如果单独是说一棵菩提树的话,可能并不是多么稀奇,但是这棵菩提树却长在万丈悬崖边上,而且还在这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