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后,产妇带上婴儿要回娘家“熬满月”,也叫“挪窝”。窝是借用狗猫住处之意,寓含新生儿象狗猫一样命贱,俗信命贱的孩子无病无灾好活,也好喂养。户县新生儿“挪窝”出门时脸上要抹锅黑,回来时要往婴儿脸上抹白面,表示新生儿“挪窝”后由“黑娃”变成了“白娃”。
西安地区民间讲究在婴儿百天时要穿“百家衣”戴“百家锁”。“百家衣”、“百家锁”由婴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去邻家乞钱乞布为孩子制作。蕴意一是有百家保佑可免病灾,二是象征家境贫寒,俗信贫寒人家的孩子好养活。独门独苗或久不怀孕而得子的人家,特别是娇贵孩子,多采用此法祈祷孩子平安。
为了保佑孩子无病无灾顺利成长,西安民间还有为孩子拜认干爸干妈的习惯。一是民间俗传“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认为孩子有了干爹妈,这孩子就可以无病无灾而成人了。二是婴儿出生后让算命先生推生辰八字,若婴儿属相与父母相克,破解之法便是找合适的干爹干妈。再有就是婴儿父母的至交好友,通过拜认干亲进一步巩固友情。
农村在孩子满月时还有“撞道”碰干爸干妈的习俗。天亮时主家抱孩子到村外,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无论是富是穷均拜为干爹,主家在问明被撞见的人姓名住址三天后提礼上门拜认。此为民间乡规,是村民共知认同的。此人也会依乡礼接纳,少有人拒绝。
西安地区农村在孩子一岁时还流行“抓周”的活动。在孩子周围摆放笔、墨、钱币、花、小秤、玩具等物,通过孩子抓起的物件预测小孩长大后的事业志向,民间谓之“试儿”、“试晬”。
婴儿出生后家人给其起名,俗称乳名、小名,待入学时另取“大名”或“官名”。独门独苗或中年得子的人家往往会给孩子起“狗娃”、“牛娃”、“黑蛋”等贱名字为小名。男孩有时还叫女孩的名字,民间认为这会保佑孩子命大好活,无病无灾顺利成人。有些人家甚至会把孩子预起的名字寄到道观寺院,以求神灵保佑。为使孩子平安,西安周边乡村的人们往往要给孩子戴银项圈或布项圈以“套”住孩子,该项圈每年要缝上一层红布或系上红绳,并年年向神灵上香上供,感谢神灵的护佑。孩子要将项圈戴到12岁举行“打枷”谢神仪式后方可取掉项圈。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
灵泉寺摩崖塔林位于安阳西25公里灵宝山南麓崖上,位于善应镇南坪村南。因山就势,每层塔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共有塔龛156座,其中40座有塔铭题记。塔龛名称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灵塔、散身塔、碎身塔、...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太阳落山之后,村中草坪上烧起一大堆柴火,火堆后立一棵三丈高的松树,树上悬挂一只剥了皮、掏去肚杂的绵羊。村里所有猎人,在百步之外用弩箭射羊。谁先射断系...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的美味,还因为关于它的美妙的传说故事,不过版本不一样吆,采集这里大...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富拉尔基成为“重镇”“小商埠”吸引了大批外乡人来到这里,人口迅速增加到1400多人,400多户。后来几经沙俄、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践踏,又加至嫩江、雅鲁河连年水灾,瘟疫盛行。1...
在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北...
桃江县大栗港镇是一座美丽而神奇的江南水乡。它东靠楚南名山浮邱山,南临清彻的资江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大栗港山歌俗称“打胡呐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声体系...
徽州人至今还把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分别叫做“初一朝”、“初二朝”、“初三朝”,又因为是过大年,所以总称之为“三朝年”。而把农历正月十八也像过年一样称为“十八朝”的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专称,现已鲜...
虽然前面介绍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猫》、《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世界是个整体,由多个国家组成。那说到国家,每个国家综合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有哪些吗?下面本站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