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砂古村,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榕江北河、车田河、枫江环绕的小平原之上,宋代已有吕姓居民在此开垦种植。元天顺元年( 1328),南宋丞相江万里的孙子江汝祖与其子江恬息从潮州开元街来此落居,江恬息被奉为龙砂村始祖。这里,古代原有一条溪流经过,山洪冲积,日积月累,沉沙淤浅,溪流改道,成为沃野。后人来此垦植,发现沙陇,认为聚沙成龙脉,是吉祥富贵的地方,故名“龙砂”。
江恬息及其子孙后辈,在今龙砂古庙所在地建筑寨场。如今走进龙砂村,仍可见宅院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建筑结构古老。四周有600多米长的围墙,墙高4米,周围建有8个角楼,是集居住和防御于一体的“寨堡”。时间已逝去670多年了,江万里的裔孙分布于今曲溪镇的龙砂、港畔、陇埔、云南、枫口、顺利、王厝等村,总人口1.8万人。最为奇特的是,龙砂等8村江姓村民,世世代代沿用古时传下的习俗,用竖灯竿、升彩凤的仪式纪念先祖江万里。
龙砂、港畔8村每12年一次的“升彩凤”习俗,在揭阳以至粤东地区,都是很有名的,最近的一次“升彩凤”,在 1994年12月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凡经过国道206曲溪路段的人,都可看到国道一侧的“十里彩灯”的壮丽景观。
“升彩凤”,也叫“升灯杆”。即是用一根10多米长的毛竹,尾部留着竹叶,上端挂着大红灯笼,上面书写着“幸福”、“吉祥”等词。灯笼上方挂着一只五色“彩凤”。凤尾和凤身都披上绣有金色丝线的红绸缎,缎下缀有响铃,风一吹,“彩凤”转动,铃声清脆悦耳。白天观赏,一支支灯竿、一只只“彩凤”,一家连一家,极为壮观。夜里观赏,灯笼和“彩凤”上安装的节日灯一齐亮起来,又是一座色彩斑斓的灯城,辉煌靓丽,美不胜收。
这种奇特的风俗缘于何故、源于何时?有一种说法是缘于纪念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起于元代初年。南宋末年,元军长驱直入中原,时为南宋丞相的江万里带兵坚守饶州城,与元军血战到底。后因敌我力量悬殊,饶州城失守。江万里的胞弟江万顷在军中被俘,惨遭杀害。江万里誓死不投降,带领家人投止水池,壮烈殉国。
其时,江万里的三弟江万载和江万里的次子江铸、三子江镗随文天祥、陆秀夫等扶幼帝入闽,继续与元军战斗。侥幸生存下来的江万里亲属,先避居洪水桥汤坂里,又几经辗转,栖身潮州开元街。后来,江万里的孙子江汝祖带其子江恬息移居揭阳龙砂。江万里的裔孙想纪念他,但在元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下,只能偷偷地进行。及后,江氏裔孙想起先祖江万里平生喜凤,就用升彩凤的形式来纪念,这种形式被沿习下来。传说到了江万里的第10代孙时,有族人在北河边发现了一对“真凤”,后来又传说在“凤凰”出现的地方飞来一幅吕仙人(吕洞宾)的画像。江氏后裔于是对“凤凰”的崇拜越来越虔诚,升彩凤的仪式也越来越隆重。于是在凤凰出现的地方,村民们修建了一座神庙,设了吕洞宾、李铁拐两位祖师的神位,这座神庙就是独特的“祖师庙”。在老人们的指点下,我看到了古庙中表述这个传说的对联:离蓬岛以来游可止则止;偕友人而共济无双之双。透过这迷人的神话故事,使人感受到的是龙砂人对这片沃土秀水间的浓郁情结。
与龙砂村近在咫尺的港畔村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公厅,为“下山虎”式潮汕传统建筑。门楣上书“济阳旧家”4个大字。据村中长者说,这座大厅建于明嘉靖年间(1523一1565),迄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大厅空空如也,而一副对联却引起我们的注意:“济水长流,育就先贤正气冲霄汉;阳光普照,晖明梅岭祥云满龙江。”冠首“济阳”二字。其中“先贤”,显然是指宋末英勇抗元卫国而殉难的江万里、江万顷等人。
江氏家庙是龙砂等8村共有的祖祠,座落于港畔村。该祠距“济阳旧居”右侧不远,是一座三门、三殿的宏大潮式祠堂式建筑。正门门额为花岗石刻的“江氏家庙”4字,雄浑大度,有行家称其“虎卧凤翔,沉着浑厚”。门匾的背面是“僾见忾闻”几个行书大字,落款为:“甲辰秋月之吉”。甲辰为清雍正二年(1724),距今是279年。
祠中有几副古楹联,其中一副是:思我祖宗,树立梅龙还凤客;成尔子孙,溉滋江水毓麟儿。嵌“思成”两字。江氏族老说,“思成”指思成公,夏朝人,又叫“元仲”,号“胤初”,是江姓得姓的始祖,从思成传到江万里有110世,从江万里传到今龙砂江姓的“伦”字辈是27世。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