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习俗,名字后面加个“倌”,以示尊重。难怪外埠人说“泾县人官(倌)多”,有“三升六斗芝麻官”。
与之相关的还有:“某某倌,卖烟管,卖到景照倌,拾了个破火罐。”一方水土一方风情,颇具地域特色。
“月亮巴巴,天星大大。大大掼一跤,拾了个红纸包,打开来看看,一个判官。”“火萤虫宜,滴滴龙宜。飞来飞去,小小人宜。”夏夜,一弯新月满天星,竹床蒲扇院当中。听大人边赶蚊子边唱童谣,啪挞啪挞,呢呢喃喃。山风习习,星光闪闪。孩子们凉凉地进入梦乡。
冬天来了。“落雨落雪,冻煞老鳖。老鳖告状,告到天上。天上不答,懒出太阳……”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食,打倒蒋介石。”爱憎分明,红色童谣。
“大头大头,落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不听大人话,雨中乱跑的顽童,戏谑调侃。
“头戴红帽子,身穿绿袍子,走起路来哼调子,蹲在那里捋胡子。”说的就是讨厌的苍蝇,不过有点像猜谜语。
“家住泾县城,水豆腐不离门。三天不吃水豆腐,除非家里死了人。”过去百姓生活清贫,童谣也苦涩。
“瞌睡盈来瞌睡盈,瞌睡来起来不由人,我望公婆早早死啊,一觉睡到大天明。”过去童养媳劳累无奈与诅咒,令人心酸。才多大?童女啊!
当恶公婆得知后厉声责问时,聪明伶俐的小童养媳立马改口,唱道:““瞌睡盈来瞌睡盈,瞌睡来起来不由人,我望公婆千百岁啊,一觉睡到大天明。”
一般的四六八句。最长的要算《打铁谣》:“金打铁啊银打铁,我到姐姐家打毛铁。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家去打毛铁。毛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上挂红灯。毛铁打到二月二,不出劲来不出汗。毛铁打到三月三,你数双来我数单。毛铁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毛铁打到五月五,打完毛铁过端午。毛铁打到六月六,家家刀板上一块肉。毛铁打到七月七,牛郎织女莫着急。毛铁打到八月八,姐姐接我吃只鸭。毛铁打到九月九,不过重阳我不走……”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