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氏家族鹰神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的内容和形式齐全,内涵深刻。最明显的是家族和野祭(也叫大神祭)相结合,而且以野祭(祭大神、鹰神)为主,以此为中心统领其他家祭项目。据史书载是在清代时,朝廷明文规定民间只准搞家祭,不准搞野祭。杨氏家族能从原始的远古流传至今,保存了这笔财产实属不易。鹰神的大神祭,是满族萨满祭祀的主旨和灵魂。二是形式内容规范严谨,一丝不苟,一切讲礼仪,一切服从礼仪。大萨满杨学勤说,祭祀,一切讲规矩。杨学勤28岁时和他的兄弟们从他的叔父大萨满杨宗义学习祭祀,学来的一招一式都精心做了笔录,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非常规范,一点都不能走样。
杨家的祭祀共进行了三天,第一天是上午九时到村头路边已选好的神树下去祭祀,距离神树200米时,鼓手要敲起神鼓伴全族人前行。来到神树下,在正式仪式前往树上系7根野雉翎,这也是崇鹰的标志,系花、五彩纸、红头绳,都在鼓声中进行。在正式祭祀时,要杀一口黑猪,把黄酒、猪血、红茶供奉在祭桌上,点上达子香,由萨满唱神歌祭祀,然后全族人三叩九拜,由女萨满颂读祭词,最后又由女萨满用首神树甩香碟、洒酒、转三圈结束。第二天的祭天更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唱的神歌和伴奏都有严格的规定。家祭和祭天时唱的神调和鹰神祭唱神调是不一样的,每一种祭祀的神鼓伴奏都是不一样的(鼓点有老三点、新三点、五点、九点、紧九点、紧点、单点六种),什么时候用那个鼓点都不是随便乱打的。不能坐西炕,不能带狗皮帽子,不拿鞭子,操办白事时走窗不走门,不近仙,不近黑大神,不吃不见天日的动物,祭祀杀了三口猪,一定要一次吃完,还不能炒着吃等等,始终充满虔诚、崇拜、敬畏的情感。
第二天早晨祭祖,始终是沉浸在庄严、肃穆、虔诚、敬畏的气氛之中。晚间进行的鹰神祭,把祭祀推向了高潮。香烟缭绕,高香红火,神歌高亢,鼓声震天,整个气氛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力量。随着激发的鼓声,人们热血奔涌,给人以宣泄和慰藉,给人们以满足和安全快乐之感。因为萨满祭祀不是创生,而是从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甚至更早的时间自发产生,因为信仰万物有灵。萨满教可以说是中国北方(重点是宁古塔的满族)原始文明的核心,是历史上起源最早、延续最早的原始宗教,它的突出特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这三个崇拜中最重要的是自然崇拜,由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满族也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认为人是由宇宙中的“天神”主宰,是万物有神支配着人类。
杨氏家族鹰神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的内容和形式齐全,内涵深刻。最明显的是家族和野祭(也叫大神祭)相结合,而且以野祭(祭大神、鹰神)为主,以此为中心统领其他家祭项目。据史书载是在清代时,朝廷明文规定民...
血腥玛丽到酒吧,你有喝过一种名为血腥玛莉的鸡尾酒吗?原来这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一种西方的通灵玩意,很受外国少女欢迎,但带来的后果,却令人毛骨悚然。召唤血腥玛莉如果你希望求助于Bloody Mary的...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是宾川县平川镇渔泡江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朱苦拉”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老百姓称进入朱苦拉的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
一座城市,一个村庄,因为出现过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声名远扬。新泉也不例外,新泉是因为1929年6月红四军的“新泉休整”时,毛泽东在建军思想、建军原则等新型军队建设问题上开始...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
东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
郑成功率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组织大批汉族军民开拓台湾,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因为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其间台湾地区官方建立延...
每年农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虫节,过吃虫节时,家家都要买肉置酒,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里捉虫,捉完虫之后带回家里做成各种应时小吃,与酒肉一起同食。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