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是邢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农历10月18日是传统庙会,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据文献记载,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步行街路东。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
传说火神真君名罗宣,居住在神话中的火龙岛,后被姜子牙封为火德真君。在邢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传统庙会,要搭棚,庙里没有苇席,火神真君便派人到一个贩卖苇席的大财主家借苇席。但这个财主非常吝啬,爱财如命,他哪里肯借。财主刚把来人撵走,家中便起大火,财主这才知道得罪了火神,便马上将苇席送到火神庙,很快火灭烟消。
从此以后,为了宣扬火神惩恶扬善的公德,教育后人互助互爱,多做善事,大家共同捐资修建了庙堂,人们约定俗成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八,来这里参拜火神。
尽管这只是个传说,但它却表达了广大老百姓对为富不仁者的愤恨,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一种心声。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是火神出驾的日子。距城十里二十里村子里的人们,甚至邻县的人们都要赶来请火神。南关和城里的人们更不必说。他们一早便聚集在南门外,由南关有钱有势有威望的人为“会首”,组织火神出驾盛典。到了吉时,“会首”一声令下,人们使把火神塑像请到搭好庙楼的架子上,前有鼓乐队鸣锣开道,庞大的仪仗队紧跟,随后是猪、牛、羊三牲祭品,再后便是火神的牌位及尊身。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手执香烛,虔诚地紧随其后。最后是各路社火,边走边舞,一直把火神请至“小河子”(现邢台大酒家附近)早已搭好的火神棚中。十月十八是正会,前来烧香磕头、求签卜卦的人络绎不绝,昼夜不断。火神棚前两台大戏对着唱,一天三场。外地赶庙会的人也很多,玩大马戏的,走江湖卖药的,拉洋片的,变戏法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应有尽有。人们除赶会祭神外,还可以买卖东西,互通有无。一直到十月二十一,又要往回送火神。这比请火神的规模更大,请神的整套人马还要游完南关的主要街道,然后再把火神送回火神庙中,供奉起来。
在庙会期间,还有一项活动:打扇鼓,扇鼓,也叫“单鼓”,“太平鼓”。鼓作蒲扇状,铁框蒙革,鼓柄上套大铁环,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捏鼓鞭,边打边舞边唱,跳法虽然不同,但节奏一致;腔调虽然各异,但都是一些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如意,劝人行善的词语。虽然其中有迷信色彩,但总是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每年的古历十月十八日,是邢台火神庙的大庙会。周边几十里的许多善男信女都会带着供品和香箔纸钱,来邢台火神庙里跪拜祭奠,求告火神爷保佑全家平安,场面非常热闹。
邢台火神庙坐落在清风楼前,仿古一条街南端路东。据庙内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后经历代多次重修,庙宇建筑雄伟。2001年2月7日被列入“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对于西沙窝、白塔村的火神显灵神奇传说暂且不表,单说邢台火神爷两回显灵的有趣故事。在很早以前,传说邢台火神是用黄金铸的一尺多高的神像。有一年天旱无雨,庄稼枯萎,众多乡民百姓眼看秋收无望,便跪求火神大发慈悲下了一场大雨。为报答火神降雨有功,众乡民抬出火神、鼓乐齐鸣、彩旗招展,在邢台大街上举行了隆重的游行活动。此时,正好遇上国民党的一支部队往南撤退路过邢台。有个军官看到火神的形象很小,就不屑地说:“这么小的火神能顶啥用?”然而,当他们的部队刚走出邢台城,他们所带的炮弹、子弹便轰隆轰隆自动爆炸了。人们说,这是火神显灵,给那个军官的一个警告。
上述传说,虽说得煞有其事,但带有迷信色彩,读者不必全信,只把它当做邢台火神庙的一种文化传说就是了。
邢台的一些老人们讲述了不少关于火神爷的来历和显灵的神奇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邢台火神有弟兄三人,因家庭生活困难,他们从内丘县神头山太子岩出发,步行向东南来寻找生机。当行走到邢台县西沙窝村时,因劳累长兄实在走不动了,便留在西沙窝村了。老二老三安置好哥哥后又强打精神继续前行,当走到邢台城北白塔村时,老二也筋疲力尽支持不住了,只好住在白塔村。只有老三身体强壮,坚持前行,来到邢台城里谋生。后来,这弟兄三人各为当地乡民办了许多好事,特受人尊敬,他们死后都分别被当地乡民修庙供为火神。多年来,这三个火神都很灵验。
为了纪念这三个火神,邢台修建了火神庙,并且把每年的古历十月十八日,定为火神庙的大庙会。(摄影:平民视觉)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