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书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获得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之一的“阿迦汗”建筑奖,是世界建筑奇葩。
平和县下石村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建成桥上书屋,“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就像和谐之桥。
平和桥上书屋建于2009年初,长28米、宽8.5米,主要采用钢制材料建成,铺上木板,围成书屋,一切显得如此宁静安详。2010年11月24日,“阿卡汉建筑奖”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揭晓,平和的“桥上书屋”因其体现出广泛而多元的创造力和洞察力,以及在改善建成环境中的变革性作用脱颖而出,获得“2010年阿卡汉建筑奖”,这也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者。此前,平和桥上书屋还曾获得“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与“2010年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
“桥上书屋”是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带领他的学生,在下石村两座乾隆年间的土楼之间架起的 一个桥上的希望小学。此前,“桥上书屋”曾获得世界新锐建筑奖。
“桥上书屋”建筑在两栋具有300年历史的“到凤楼”和“中庆楼”这两座土楼之间,给古老的土楼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是横亘在土楼之间的一座最现代的艺术作品,给人造成很大的视觉冲击力。相传居住在这两个土楼的两个家族关系不和,经常发生冲突。在土楼之间搭起一座钢架与木结构的桥梁,寓意深远。
上层为主要的建筑空间,南北两侧为两个活动室,中间为一间管理用房,下层是单独作为交通使用的吊桥,南北两侧为公共活动广场,多功能的建筑为村民提供了日常学习、娱乐的场所以及便利的交通;寒暑假期间,乡镇和县城的中小学生也将在开放性的建筑空间内感受到闽南土楼生活文化的历史。
佛珠,也叫念珠,是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
西安作为一座古城,它的魅力不仅仅是兵马俑、大雁塔、城墙,还有那一条条古老的街巷,它们像血管一样,遍布于城市的肌体。有了这些老街巷,西安才显得更亲切、更鲜活、更生动。也许,我们许多年都去不了一次西安的名...
义乌双林寺位于义乌佛堂镇云黄山,该寺建于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由达摩勘基、梁武帝敕建,佛教居士傅大士开创。历经15个世纪,以规模宏大,高僧辈出而名扬中外。北宋时有僧舍1200余间,僧尼2000...
送子龙赴吉州掾宋 陆游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
成都人历来称办丧事为“打丧火”。旧时,打丧火分小三天或大三天,视各自情况定,办丧事的过程,都要经历“备后事、送终、设灵堂、打丧火、烧七、除服”等。父母进入衰年,子女要为其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
《白虎通义》云:丧(sàng)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既然人活着要遵循礼制,那么人死后也应当遵循礼制,即使现世的人是再也见不到死去的人了。人死之后的礼制,就...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尚书大传》又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
犹太人爱吃豆子。雅各就是用红豆汤换得了以扫的长子名分和特权。犹太人的主食是饼,有用小麦面做的,也有用大麦面做的,后者一般为贫困者食用。由于饼在犹太人的食物中占头等地位,所以常被视为“生命线”。他们吃饼...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
古代元旦不同于我们今天公历新年的第一天,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名元日、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元春等等。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大年初一,这个一年中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