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谓仙,是圣、神之上的人;所谓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其实“仙”和“龙”,是人们梦想的理想之人,理想之物。由此看来,人要有名,则要有功业,功业越大,名气越大;地方要出名,则有要财富(包括人才与物产),财富越多,名气越远。可以说,功业是人的名片;财富是地方的名片。
在中国,提起宜兴,或许会有人不知所在;而在世界,提起紫砂茶壶,却无人不知晓。紫砂茶壶便成了宜兴的名片。这种名片效应依赖于产品的品牌,能成为品牌的产品自然是最佳或独一无二。紫砂茶壶惟宜兴能产,别无他出,因此宜兴紫砂世界驰名,誉满全球。
可以做宜兴名片的不只紫砂茶壶,众多的杰出人物都是宜兴的名片。古代有西晋建威将军周处、明弘治宰相徐溥、明崇祯兵部尚书卢象升,明万历一元一甲状元周延儒,清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吴炳、清康熙翰林院检讨陈维崧等等。他们不仅仕途腾达,且都著述颇丰,周处撰写了《阳羡风土记》,开地方风俗志之先河,并著有《默语》和《吴书》。徐溥著《谦斋集》四卷行世,卢象升《卢忠肃公集》三卷,吴炳晚年专事戏剧创作,著有《画中人》、《绿牡丹》、《西园记》,后二剧至今仍为越剧和昆曲保留剧目。陈维崧更是江南文豪,著有《湖海楼集》42卷,《箧衍集》12卷,《陈检讨四六》20卷。自唐至清,宜兴出状元5名,进士381人。
再说当代,科学家科协主席周培源,我国第一位留英伯明翰大学的教育家大同大学校长曹梁厦,《北新》、《洪荒》杂志和《真话报》、《新华日报》总编、中原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潘梓年,从苏区中宣部长一直干到上海市委第三书记的潘汉年,还有高教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美术家徐悲鸿、钱松嵒、尹瘦石、吴冠中,音乐家刘天华的第一个弟子储师竹、戏剧作家沙蕾……数不胜数,仅两院院士宜兴就有23个,单和桥中学就出了9个院士,他们都是宜兴名片上光彩夺目的文字和图画。
除了紫砂,宜兴的毛尖同样全国闻名。我曾在沈从文先生《边城》的评论中给咱宜兴毛尖写了一首小诗:入口清而淡,细品味无边;欲赞辞难觅,怡爽驻心间。还有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慕蠡洞那些溶洞佳境,吸引着中外游人,竹海的奇景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宜兴名片上还有一个独特的字——“氿”。《现代汉语词典》上注,氿:东氿,西氿,湖名,都在江苏宜兴。祖先造字单为宜兴造了个字,不叫湖,而称氿。《辞源》上说,氿,水边枯土,《说文》注:“氿,水枯厓土也。”据此义,我想古代水利疏通有限,古时候的东氿和西氿可能经常断水,干枯见底,故不称湖,而叫氿。如今东氿西氿环绕宜城东西两侧清波似澜,荡漾远去,给这座古老的小城增添了语言无法描述的水乡迷人景色。
佛塔之国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方: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真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佛塔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缅甸中部的蒲甘小城,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之都,素有“万塔之城...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
很多人眼中的博物馆大多是枯燥的建筑物或者是高端的科技产品,再有的就是旧时的古物,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在的博物馆,但是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着风格不同的博物馆,今天本站小编就带你认识世界上最温情奇特的...
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
庶出旧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官宦人家、商贾巨富除了娶妻之外,还有纳妾的权利(娶小老婆)。山西民间俗称纳妾为“讨二房”、“讨小”,家中以及外人称小老婆为“姨太太”。小老婆所生的子女,即是庶生(非嫡生...
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岭南人崇拜盘古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庙会。在广西柳州、来宾市一带,盘古庙会最为盛行,其中柳州盘古庙会最有特色。盘古庙会是柳州非常著名的节日。每年农...
苗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不死,有着尊祖祭祖的古老传统。其中在饮食上的尊祖方式就是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饮食祭祖的文化。上香、祭酒、祭菜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
非遗项目:尼木措毕项目级别:四川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美姑县文化馆2012年,冬季,正是农闲时节。正是美姑彝人超度——“尼木措毕”仪式的盛期。“尼木措毕”彝语指超度,是大凉山彝族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