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农历7月30日是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华诞。在萨满仙门里从古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法门,就是在地藏华诞这一天的夜晚,善男信女待日落西山、星月出全之后,在清静之地、寺庙道观、十字路口或自家庭院,焚烧香山、真心祷告,香烟便可直通阴间鬼城,超度自己的历代宗亲、债主眷属。其殊胜果报,冥阳两利,无法言语,殊胜无边。不光故去的先人可以蒙地藏王菩萨加持,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活着的信士更是消灾免难,积累福报,心想事成,功名利禄,非我莫属。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这个烧地香法门呢?
烧地香之时间、地点说明:烧地香的时间于每年农历7月30日的夜晚11点之前,星月出全之后即可。如遇农历小月,七月只有29天的话,那么于农历29日晚进行即可。烧地香的当晚,如遇阴雨大雾天气等,只要能保证香火不灭,即可进行;如若不能保证,则不建议大家使用该法门。因为烧地香的最大禁忌,就是香火中途熄灭。烧地香的地点选择,按照本文开头所讲之地选择即可,唯一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安全防火,别被人打扰中断即可。如若在寺庙道观里统一参加烧地香法门,则按照庙里的规矩办理即可,下文要讲的烧地香的步骤说明,则是适用于自行烧地香的朋友们。
1、烧地香必备用品:上等供香若干(以可以堆扎成三层香山的供香数量即可,经济条件允许的朋友也可以堆扎成五层、七层、九层甚至更高层均可,只要层数为单数就行);素食贡品若干(以单样单数即可);蜡烛供灯若干(以莲花灯为主为最佳,普通红蜡烛也可代替,禁忌白蜡,数量同样是单数即可)。摆放顺序为:将香山摆放在正中间,紧贴地面,贡品在前,供灯围绕摆放即可。然后点燃香山,烧地香就正式开始了。
2、烧地香必备表文:待香山燃烧半个小时左右后,便可开始诵念表文。最好的表文就是诵念自己手抄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然后连同拜金一同焚烧,殊胜无比。如果没有手抄的佛经,那么直接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心经》等均可,只是记住印刷好的佛经在诵念后不可焚烧,留在家中干净明亮处珍藏或流通均可。诵念完佛经之后,再配以《地藏菩萨大吉祥表文》和《萨满仙门超度表文》两种表文诵读即可。
3、烧地香必备拜金:待各种表文诵读完毕后,即可焚烧各种拜金。烧地香使用的最佳拜金有:地藏金、莲花金、往生金、平安金、祖先金、解冤金及金银元宝、烧纸银票等均为首选。点燃拜金后,亦可将香山、供品、表文等一同焚化,焚烧的火苗越旺越好,焚烧的越彻底越好。待焚烧彻底后,真心祈福,磕头9个,返还即可。进入家门后洗手清净大吉,返还途中禁忌回头。
家中如有供养佛堂、仙堂的朋友,在烧地香之前均应上香禀明,奉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道明和尚、南无闵公长老、南无谛听神兽、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降临堂口,坐镇加持烧地香道场。如若自行操作不明白以上步骤的朋友,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轻易操作,因为7月30日当晚,是鬼门关闭的最后时间,操作不好,反而惹祸上身,适得其反。真心信仰的朋友,亦可委托自己信得过的堂口师傅办理均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一定要切记,烧地香的时间必须在当晚11点之前完毕,切记!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