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欧阳修词作以婉约见长,其名篇《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直为后人称道。泪眼问花的,是一多情善感的佳人。无疑,她曾经在春光明媚的时节在秋千上欢乐嬉戏,而今又逢暮春时节,游冶的爱人还没回到自己身边,自伤身世的她,泪眼特别注意到落花无情飞过自己的秋千。同样,吴文英看到西园的秋千,也会产生幻觉:“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风入松》)。吴文英睹秋千而思佳人,想象秋千索上还留有佳人的手香,而那位佳人其时早已不在人间,字里行间渗透的是作者物是人非的刻骨相思。作为女性的李清照,有一首《点绛唇》,写她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描写荡罢秋千的形象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荡罢秋千以致手酸汗出,可以想象荡秋千时的欢乐尽兴。在古代,女子的娱乐活动本来就少,秋千是佳人展示青春风采难得的一方舞台,这时她们无拘无束、活泼快乐、大方自然,所以“背立秋千下”,更让人觉得佳人楚楚可怜;“乱红飞过秋千去”,更显出佳人的伤感无奈。在唐宋诗词中,秋千佳人这组意象不仅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作者对美的赏爱与呵护,对佳人的怜惜与同情。
古典小说中,荡秋千被还原为普通的生活场景。诗词中秋千佳人的美好意境也难见踪影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素姐为了散闷,“立逼住狄希陈叫他在外面借了几根杉木条,寻得粗绳,括得画板,扎起大高的一架秋千,素姐为首,寄姐为从,家人媳妇丫头养娘终日猴在那秋千架上,你上我下,我下你上,循环无端打那秋千玩耍。”作者说她们“猴在秋千架上”,打秋千者的形象非但不美,而且滑稽可笑,又用“无端”二字,表达作者对她们行为的不满。少了一只眼睛缺了一个鼻头的素姐,“故意着实使力,两只手扳了彩绳,两只脚踹了画板,将那腰一蹲一伸,将那身一前一后,登时起在半空之中,大梁之上。素姐看那刑厅衙门内甚是分明,刑厅的人看得素姐极其事实,不止一日”。素姐“将那腰一蹲一伸,将那身一前一后”地荡秋千,正是“猴在秋千架上”极其形象的说明,吴推官写歪词打趣素姐“红裙绿袄新,乍看神魂撼。细睨参,却原来少一个眼”,“空有红颜,面部居中止鼻梁”。素姐荡秋千的形象,在作者看来滑稽、丑怪、可笑、可恶、可耻。佳人秋千的审美在这里演变为丑怪泼妇的审丑,厚道的直达心灵深处的关怀被表层化的嘲笑俗闹丑陋所替代。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