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观灯夜饮夜宴的记载,比比皆是。在元宵节的洒宴上、灯会上,都伴以游乐活动,如“击太平鼓”“舞龙灼”’“跳百索”“耍明月和尚”等。
《老北京的风俗》说,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的内城、外城皆是灯火辉煌。内城的东四牌楼、地安门最盛。外城是正阳门外大街为热闹之地。清代画家郎世宁等人画过多幅宫廷节日图画,如 《岁朝图》、《上元图》等。《上元图》就是描绘乾隆在挂满花灯的殿庑中观灯、看一群儿童游戏,与家人共度元宵佳节。总之,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望日,象征着新春新禧,团团圆圆。所以元宵节的观灯宴、团圆家宴以及香甜美味的应时元宵,是最令人眷恋和神往的。
8.清明的祭桌
清明节又叫鬼节,是祭祀先人的节日。尊祖、敬祖和缅怀先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商周以来,一直把祭祀上帝和祖先当作是国家大事,《国语·周语上》说:“夫祀,因之大事也。”孔子也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宗庙、祖坟是家族的象征,“清明无客不思乡”,这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所共怀的情愫。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清明节,不远千里回乡奔祭,又有多少人留下丁清明思乡的佳句。清明祭祖,殷实人家在自己的家庙祠堂祭祀,一般人家则到先人的墓地祭祀。不论是在家庙、在郊野,都必定要设供桌祭奠。《中国年节文化》说:“节日期间,专门设置供奉祖先的祭桌。”
在清明节祭祖礼成之后,有的就在郊野围坐聚饮,有的放风筝,有的则编柳条圈戴在头上以享春意,民间还传唱“清明不插柳,来生变黄狗”的儿歌。
清明节时值春回大地,在南方已经是桃红柳绿;即是北方,也已隐约现出绿色生机。所以魏晋以后逐渐形成清明节郊游的习俗。《武林旧事》说:“清明前后十日,城市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连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中国年节文化》,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4 页)《西湖老人繁胜录》说:“清明节,公子王孙富室骄民,踏青游赏城西。 ”(《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