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挂历
现代家庭中使用挂历的越来越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挂历竟是从古时的讨债本演化而成的。在古罗马,有一批专门从事放高利贷的人,他们按月向借户收取利息。为了防止差错,他们往往使用一种特殊的小本子,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么人该还多少债,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记在小本子上,还附有记事栏,一览无遗。后来,这一简便的方法逐渐为其他行业所借鉴,作为记事备忘之用,流行开来。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兴建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莫藻泉特意聘请设计师关蕙农设计画面,内容多为花卉、吉祥人物、福、禄、寿、喜、中国古代天官赐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图等。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帧。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月历订在一起,一年一本,“讨债本”和“月份牌”便逐渐演化成今天的挂历。
7、借光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大臣叫甘茂,因遭奸臣陷害,不得已逃往齐国。当甘茂逃出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正好遇到当时很有名的纵横家苏秦。苏秦问甘茂要到哪里去,甘茂没有直接问答,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借光”的故事:据说,在一条江的江边住着许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们各自带着点灯的油聚在一起,把油倒进一盏大灯里,一起在灯下做针线活。而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出不起灯油,所以,其他姑娘就讨厌她,准备把她赶走。穷人家的姑娘却对大家说:“我确实不能拿灯油来,可是,如果每天我早到这里,大家回家时我晚点走,替大家打扫打扫屋子,你们还吝惜这照在四周墙上的一点余光吗?借点光给我,我同你们一起做针线,对你们也不会有任何妨碍的。”大家觉得她说的话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苏秦听了甘茂的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他们俩一齐去了齐国,苏秦在齐王面前竭力推荐甘茂,于是齐王拜他为上卿。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借光”一词,就是从这个故事里来的。
血腥玛丽到酒吧,你有喝过一种名为血腥玛莉的鸡尾酒吗?原来这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一种西方的通灵玩意,很受外国少女欢迎,但带来的后果,却令人毛骨悚然。召唤血腥玛莉如果你希望求助于Bloody Mary的...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是宾川县平川镇渔泡江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朱苦拉”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老百姓称进入朱苦拉的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
一座城市,一个村庄,因为出现过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声名远扬。新泉也不例外,新泉是因为1929年6月红四军的“新泉休整”时,毛泽东在建军思想、建军原则等新型军队建设问题上开始...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
东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
郑成功率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组织大批汉族军民开拓台湾,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因为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其间台湾地区官方建立延...
每年农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虫节,过吃虫节时,家家都要买肉置酒,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里捉虫,捉完虫之后带回家里做成各种应时小吃,与酒肉一起同食。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
埋鞋溪隶属于潮砥镇,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只见溪水从两山壁间数百仞高的沟壑中破石曲折而下,越过十九级高宽不等的陡壁,直泻乌江,形成一道十九个奇特的瀑布群,银瀑飞洒,层层叠挂,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