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扦柚球(柿灯节)简介
“扦柚球”(柚:文成方言为“pā”),也统称“柿灯节”是民间的“三官信俗”(地官:地藏王菩萨)之一,在我县相当盛行。尤其是文成县的公阳乡、双桂乡、平和及巨屿镇、珊溪镇和峃口乡等地更为流行。究其原因是为以上所述地域均盛产柿子,每年“白露”前后,这些地域的山前屋后,坡上路旁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橙、红等多色艳丽的柿子,遥遥望去仿佛是盏盏小灯笼垂满树枝,随山风摇曳,煞是好看。而这里的人们早在二百年前就有此信俗,他们在祭拜、祈求地藏王菩萨之际(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或二十九),恰逢山旁路边,房前屋后的柿子成熟前后。人们也请地藏王菩萨“尝尝新”就地取村,取出了前几天就已摘下焐好的柿子,作为主要供品,供于桌上或地边,同时还有香烛纸、酒壶酒盅,其他果品、五碗、豆腐、粉丝等。他们一来祭祈地藏王菩萨,二来庆贺风调雨顺,满树挂满了柿子,祈盼来年有更好的收成。
眼看着满桌、满地的灯烛供品,特别是殷红欲滴,憨敦可爱的柿子,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孩子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常言道“张灯结彩庆佳节”于是人们就随地取材,摘自家柚树上的柚,用点燃了的高香扦满柚的前后左右,就像一只只火刺猬,再用竹梢削尖了往柚“肚脐眼”上一扦,便于孩子们背擎、嘻耍。人们把这行为和过程称为“扦柚球”把这种红火可爱扦满了燃烧的柚称为香球。
随着时间的流转,祭祈地藏王菩萨的形式、内容、环境气氛的改变,人们把当时当地、此情此境联系起来,又恰逢树上柿子成熟前后,而“柿”谐音“市”、“是”,应了“利市大吉”的吉言,更有将燃亮的高香扦遍身,形成了火红亮眼的柚球,恰似明灯一般。于是聪明的人们给这些日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柿灯节”。在文成以上所述的地域方言中“扦”“抢”为同音,故当地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要在这一年一次的热闹节日中“抢”柚球。孩子们的追逐、抢闹给“柿灯节”增加了不少气氛。
“扦柚球”——“柿灯节”并不是一个地方小范围的民间风俗节日,它幅射了周边地区,甚至于跨省、市。每年农历的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人们一早就取出了已焐好的柿子,洗刷了所要的碗盘盆盅、箸勺杯桶。准备下荤素佳肴、水果家酒。当然少不了“主角”——柚,有的家中准备大小不一的柚好几个,有的十余个。按惯例早被邀请的亲朋好友跨省过市、翻山越水,中午时分到家。拉家常叙衷肠,而最高兴和闹热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堂前屋后,邻家小巷追跑嘻闹,脖子上挂着用线穿起来的小柿子,手擎香火点鞭炮,在大人们的斥责声中依然疯狂玩耍。天一下黑便焚香点烛,燃放鞭炮,锣鼓喧天,祠堂庙台上准备开演大戏。孩子们口嚼馍糍,肩扛手擎“香球”,穿梭在邻家小巷中,黑幕中望去,山边,田野到处是火红的“香球 ”,山村的四面八方响起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孩子们闲不住,大人们则一边饮酒、唠家常,一边欢欣地观赏这一年一度的欢乐而热闹的夜景。老人们涌向戏台看大戏,热闹的“打八仙”使他们激动不已,完了还要“坐夜”(守夜)到“天光”(天亮)。
民间举行的“柿灯节”(扦柚球)是祈求神灵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粮畜兴旺,年年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而今当地政府和人们给“柿灯节”赋予了新的内容:保护好民俗活动的文化资料,开发经济旅游项目,让“公阳红”柿子走进千家万户。
“柿灯节”扦柚球,虽然是一年举行一整天,但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是最忘的日子,至今还在流传着童谣:“……,七月三十揹香球,坐夜到天光”。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