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索伦牧民家里,不管是穷是富,每到十二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祭火神。
不知什么年月,山里有个穷猎手。一天,他在林子里打猎,跑了一整天也没有打着一只野兽。他一连爬了几架山,又困又乏,真想在天黑前打只黄羊,留在晚上吃。可是,他的这点愿望也未能实现。
猎人没法,只得继续爬山,寻找猎物。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忽然看见山石底下钻出了一条花皮草蛇,随后嗤溜一下又钻进一个大石洞里去了。猎人这时突然间闻到一种香味,仔细嗅了嗅,原来香味是从蛇爬过的青石上传来的,他用舌头舔了舔,发现又有一种从来也没有尝过的甜味。于是,猎手就走进了大洞,只见洞里重重叠叠地盘踞着许许多多的蛇。猎手进洞后,就一直在洞里呆了很久很久。
过了几天,也许过了几年,猎手才从石洞里出来。到洞口一看,自己搁在洞口的枪,枪把子已经烂掉了,枪筒上长满了黄锈。他看了看四周,四周连个人影也没有。可奇怪的是,却听到了好多人正在唠嗑儿,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再仔细一听,这些人说的话不是人间话语,是仙语。那是仙人,他们打了好多好多的野兽,正在喝庆功酒呢。猎手想回忆自己是什么时候上的山,什么时候进的洞,在洞里做了些什么,可是想来想去,什么都记不起来,他好生奇怪,刚刚发生的事,怎么一下子像隔着几千几百年似的?
猎人离开洞口,不顾东西南北,信马由缰地一个人往前走。他看看身旁,树长得又高又密,看看山道,山道很宽阔,望望天空,飞鸟成群结队。他觉得,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变了样。
走啊走,猎人走到了一道青青的山冈上,山冈上有两座毡房,一座毡房门前摆着几辆勒勒车,看样子,像个富裕人家;一座毡房门前放着一个破破烂烂的马鞍,看样子,像个穷苦人家。猎人看了看自己的穿着打扮,觉得挺寒酸的,就迈步向穷人家的毡房走去。一进门,猎人就问毡房的主人:“你是索伦人吗?”
毡房主人是个穷牧民,回答了一声“是的”,就取出奶茶招待猎人。猎人刚想喝茶,就听到毡房顶上好像有人在和主人说话:穷兄弟,你家不是连背鞍子的马都没有吗,我看那倒是幸福。你看,那家的羊群挤满了木头栅栏,可是一只都不归他所有。”
猎人心里很奇怪,望望毡房,毡房上没有人,他又喝了喝茶。这时,毡房顶上又传来了说话声:“我们几世几代都忍受过来了,可是,如今再也不能像待宰的呆羊那样闷声不响,非连夜把那贪得无厌的主人牲口弄死不可。”
终于。猎人听出了那说话的声音是从火神口里发出的,他问牧民听到什么没有?牧民摇摇头,什么也没有听见。猎手就把所听到的话跟他说了,牧民仍半信半疑。第二天,奇怪的事果真出现了。草原上刮起了暴风,把那富人家的毡房和门前的大车和羊群,刮到了半天云里,有的刮进了盐湖,有的刮进了沼泽,有的刮进了河里。穷牧民终于相信了猎手的话。
后来,草原上长出了丰盛肥美的水草,穷牧民们不仅有了羊群,而且毡房门口还拴着背鞍的马匹。这一切,都是火神带来的。从此,索伦人开始了祭敬火神,并定下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火神节”。这一天,大家都要杀一头肥羊,把羊胸口最好的一块羊肉和羊头放在火上烤,敬献给日日护祜牧民的火神。
火神 是中国神话中和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华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但是,汉族史上记载和各民族传说中的火神形象和来历行事差异甚大,相关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区别,甚至在火神崇拜缘何而起这一关键问题上,专家们的观点也互相有分歧,相争不下,至今没有唯一一个统一的说法。
西南少数民族的火神崇拜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火神形体人格化不同,他们大多把燃烧的火焰视为火神的化身(或把锅庄石、火塘灶等视为火神的象征),并奉其为恩赐火明和财富,使家族繁衍兴旺的保护神。
汉族的火神崇拜,同样有"流派"区别。以形象和来历言,一般都以祝融为火神,据说他本是颛顼氏的后代,本名重黎,也叫吴回,帝喾(即高辛氏,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当政时,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乃命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又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成汤伐夏桀时,天帝令祝融降火于夏城(《墨子·非攻下》),帮助成汤灭夏。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现,称"祝融夫人"。
此外,民间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如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后人尊为火神,又称火德真君,定时祭祀。也有一些地区的火神崇拜并无具体来历,或称南方火帝君,或称种火老母,等等。以火神祭祀的日期与行事言,各历史时期和各地区的风俗也不一致。如上古时的火神之祭在夏天,汉晋以降,这一传统以夏季祀灶的方式得到延续。又如,鲁南地区以正月初七为祭祀火神之日,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风俗,除去火神庙朝拜外,全体会员还要聚餐两次;北方很多地区以夏历正月初七为祭祀火神之日,民间有组织"火神会"的风俗,除去火神庙朝拜外,一般当天晚上都有烟火晚会;四川等地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届时士农工商进香并祀神或演戏娱神。
此外,火神形象相貌凶狠,三头六臂,并有风火轮、火葫芦、火印、火剑、火弓等火器配备,酷似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变态。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汉族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汉...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