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之民间节日,以“花炮节”而论,规模最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三月三“抢花炮”。据当地老者追忆,一百年前至如今,几乎每年必举办一届,从无间断。最近几届,规模更盛,参加人数多至数万人,近自本县及融水、融安、柳州等地,远自湖南、贵州诸省,侗苗瑶汉各族人民共聚一堂,勇者跃跃欲试,皆以能抢到花炮为荣。甚至有远朋自港澳、国外而来。足见其影响之大。以至于每有学者书家,把“花炮节”当作侗族独有的传统节日聚会。究竟“花炮节”源出于何?如何流传?其功能又是如何?特作文探讨,并求教方家,以正视听。
目前我国侗族总人口在16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主体乃以贵州省为主,广西境内不足20万。侗族“花炮节”仅为广西之侗族所有,贵州、湖南省却鲜有所闻。故所谓“花炮节”为侗族所特有,实有欠公允。据考广西南宁、邕宁、武鸣、上林等地壮族,亦时有举办三月三“花炮节”。乃因规模影响不及三江县,故少见于报端文章。而民族学家,对此亦多有体察,兹不复赘。不惟如此,在广西东南地区梧州、玉林等汉族聚居地区,史籍亦多有记载“花炮节”盛会。民国二十九年《平南县鉴》之《社会·风俗篇》载:此地农历正月“有所谓放炮者,用五色纸剪彩造花炮一尊,以绳缠作圈子如环状,置炮口中,炮响则圈飞入云表,万人仰首。圈堕,拾得圈者,以金花彩红饰玻璃镜一座,鼓吹送至其家,供奉中堂。次年其家亦如期另备镜一座,仍用鼓吹送至庙中,谓之还炮。”又民国二十三年刊《贵县志》之《卷一·社会篇》载:“二月初二日城厢人民群集坊社放花炮,大者高丈余,小者尺许,以竹为炮架。糊以花纸,有头、二、三炮诸名,目中藏彩环炮,轰环腾,得炮者谓之得炮头,会主以鼓吹仪仗送镜屏至其家,翌年及其,别备屏炮,以金猪鼓乐送至社前,谓之还炮。近年社坛大都毁除,已无此举。”清代贵县文人林文度有诗《三月看炮》曰:“二月春风乐事稠,社前箫鼓愿同酬。一声轰烈惊天地,侥幸何人得炮头。”生动记述了当时花炮节的盛况。以上所有记载,除时间有别外,均与今三江之“花炮节”风俗无异。随着岁月流逝,风俗日变,这些汉族地区的花炮会如今已将消失殆尽,不复多见。惟梧州一地,今尚有此俗。《梧州日报》1988年4月19日以《苍梧龙岩欢庆“三月三”》为题,记叙当地花炮之文体活动:“数队由小伙子组成的抢炮队,叠起三层人梯,抢夺悬吊的花炮。”场面热闹,争夺激烈。这里,虽抢花炮的方式略异,但与上述之“花炮节”同出一脉则无疑。
据此可见,“抢花炮”乃是很早就广泛流行予整个粤西大地的一种风俗,原本不唯某个民族所特有。概粤西汉壮侗族,皆为古百越人和中原南移汉人相融合之后裔,其风俗互相渗透,多有相似者,亦是常理。“花炮节”之俗,本流行于粤西各地,且尤以东南地区为甚,因尚无史籍载有桂北地区行“花炮节”之俗者。而今三江侗族继承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与本民族三月三歌节结合起来,加之桂北侗民淳朴敦厚,古风犹存,对花炮盛会情有独钟,由是使之影响深远,世人皆知。犹如铜鼓者,虽为壮族先祖所始创,而今多为瑶苗族人所用,并奉为本族祖传之瑰宝,崇尚铜鼓之风,反更甚于壮族。“花炮节”之此消彼长,亦同此理。
“花炮节”的社会功能,乃是人民为了求子求嗣。所有各地的“花炮节”,都有这种传说:谁抢得花炮,谁家就会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亦有谓之会升官发财者,当为在工商社会中之引申,非本意也。
八十年代以前,定州人以小米、甘薯、玉米为主食。小米多蒸成“干饭”或熬粥;玉米面多蒸成饼子,有的还在玉米面内合些黄豆面、小米面;鲜甘薯煮熟吃或切片晒干碾成面后蒸饼子,或加榆皮面后压饸饹或擀面条。有的为节...
十条养花谚语,太实用了1、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所谓"不干不浇",即等盆土表层全部干了再浇水,目的是使两次浇水之间有个间隔时间,使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供根部吸收,并不是要等到土壤完全干了才浇水。...
在清朝里,要识别一个官员的品阶和地位的话,主要可以通过三个东西,第一种是官服上面的补子,武官是走兽,文官是飞禽,比如文一品是仙鹤,武一品是麒麟。第二种是官帽上面的顶珠,这个文武官就一样了,一品是红宝石...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周代开始至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大地春回的最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居室,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你知道吗,清明节除了祭扫先人,还包括踏青、放风筝...
王府井天主教堂,俗称东堂,又叫圣诺瑟教堂、八面槽教堂。位于王府井大街北端,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耶稣会士在北京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座教堂。天主教王府井教堂又称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
“台湾”这两个字如何来的,据有关史籍资料记载,可谓众说纷纭。事实上,台湾除了有“台湾”的名称之,还有10多个以上的名字。比较具体的有以下几种:第一,早在殷商时代,把台湾称作“岱舆”、“员峤”,把澎湖列...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其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称之为中...
花娘寨地处安徽省金寨县,是金寨十大山寨之一,位于关庙乡胭脂村西南角,有石头城门,石头城墙,寨王府遗址,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山寨。山寨里目前仍保存有当年的古建筑,残垣断壁。有南北两个石头城门,石砌城墙约五公...
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波兰人的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彬彬有礼,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其事一些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言必称“潘”。对于妇...
青岛市市花——山茶花、月季花1988年3月,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确定雪松为青岛市的市树,山茶(耐冬)、月季为青岛市的市花。山茶(耐冬)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阔叶小乔木、灌木。变种较多,有单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