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布依族人。除夕前期,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除夕前还要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
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
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
每逢春节,布依人的饭桌上也很丰富,大碗扣肉、三角肉豆腐、白斩鸡、精炒肉、猪蹄冻、血豆腐、腊肉/熏肠是必不可少的。
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节日期间,墨江地区的瑶族同胞们会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
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麻脆
麻脆是普洱地区一种独特的年货小食品,每逢春节前夕,普洱地区的年货街上都会出现制作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小东西,它不是玩具,而是一种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会用油锅炸膨胀后食用,脆酥香甜。当然,紫米八宝饭、酸笋鱼也是春节期间深受大家喜爱的。
从初一到初五的5天之中,人们白天跳三弦舞,晚上跳嘎,跳得废寝忘食,此情此景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跳嘎的动作十分简单,身体稍斜向逆时针方向绕圈,左脚向前一步,右脚有节奏的向前踏三次,如此循环。舞蹈虽然简单,但参加的人非常多,不论老少都能翩翩起舞。跳嘎的嘎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扮演神灵和人群两种角色,用对话的形式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春节期间,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相会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这是他们的自由天地,他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开起露天宴。然后下到烫人的温泉澡池中,洗去一年的污垢,舒展疲惫筋骨,与澡池里的傈僳姑娘说笑打闹,其乐融融。
这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春节期间也会配上酸竹菜、酒焖鸡来做下酒菜,你不妨亲身去品尝一下。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