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闹花灯只是城里公子哥们、公主小姐的热闹事儿,与农村百姓无关。当然,农村也有独特的花灯“闹”法,射阳就有“正月十五炸蚂虫”的风俗。
“正月十五炸蚂虫”是孩童们的最爱。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皎洁的月光下,在农家田头会燃起点点火把,由少而多,渐渐汇成长龙。据说,过去蝗虫成灾,蚂蚱就是蝗虫中的一种,常常使农田颗粒无收,农民们对此欲哭无泪,只能想出这一办法,在正月十五麦苗即将起身之际,用火烧、用诅咒来消灭蝗虫,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炸蚂虫”的风俗。
这天晚上,孩童们举着火把,围绕着自家田头奔跑,边跑边唱着“儿歌”:“炸蚂虫,炸蚂虫,你家田里有虫,我家田里没虫;你家田里歉收,我家田里粮丰……”孩童们并不知“炸蚂虫”的内涵,只是热闹而已。这种褒贬分明的儿歌,很快引起相邻田块儿童的争执,于是,便由唱变成了喊,又由喊变成了骂,双方骂得不可开交,但绝不会动手打架。因为,老人们说,双方骂得越凶,消灭蚂蚱的效果会越好。因此,这种骂是出自对蚂蚱的痛恨,对庄稼的爱惜!第二天,骂战的双方又和好如初。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基本有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以上各说,各本其源。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除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外,射阳本地还有个特别习俗,就是给孩子穿一双虎头鞋。老人们相信,绣着虎头的布鞋,有壮胆、辟邪功能,蕴含着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在我们的记忆中,进入农历四月,母亲们都忙着做虎头鞋,一做就是一二十双,自己的年幼子女每人一双是必备的,还有作为礼物赠送左邻右舍和亲友家的小孩。于是,端午节一到,大凡有小孩的人家,都会收到馈赠的各式各样虎头,少则三五双,多则数十双。母亲们会把收到的虎头鞋挂在孩子睡觉的铺上方,那五彩玲珑、各具风格的虎头鞋,就像举办一个虎头鞋展览会。所以,母亲们做虎头鞋都很用功,生怕挂在孩子铺上的虎头鞋不如别人家的做得好。
要真正做好一双地道的虎头鞋,除了用棉布打袼褙、做鞋底、缝鞋帮之外,关键在于鞋脸的造型设计和各种彩线的搭配,这就全看母亲的巧思了。
射阳民间一直把中秋节叫做“八月半”,就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刻”。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月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过去,庆中秋必备的物品是月饼,同时还要准备鸡、鹅、鸭等家禽,菱、藕、花生等时果。此日,早上多吃圆子或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俗称“粘烧饼”)或藕饼。
在中秋节举行的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感很强的活动。
一是“追节”。追节,是民间专门用来传递结婚信息的一个礼仪。青年男女双方确定下了恋爱关系后,男方父母觉得孩子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并准备在下一年的中秋节前办婚事时,就让儿子带上礼物,去女方家“追节”。一般要有糕、粽、团、圆、藕、肉、鱼等八样礼,至关重要的是鸭子,鸭子谐音“压子”,预示婚后小夫妻生儿子。若女方父母承允了,则全部收下礼物,如不承允或因其它原因不能肯定回复时,亲家们又是面对面的不好直接回,就适当的退回一点粽子,使双方不至于面子上过不去。
追节,在乡间虽是一个民间习俗,但也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相互尊重。它可以使女方及父母有一个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追节习俗在外地,有选择“重阳节”或其他节日的,但射阳人多选择在中秋,因为这一天是“团圆节”。
二是“敬月光”。置方桌于室外,摆果蔬于盘盒。主要供品为自家所产之菱、藕、花生、芋头、黄豆、南瓜等土特产,加上特制的大月饼,就是自家用小麦面涨的饼,家里锅多大,饼就做多大。供桌上除摆菱、藕、梨、月饼外,还有一只精心制作的小白兔。家长们会很虔诚地点上三炷香,再向月亮作揖礼拜。小白兔一般都是家庭手工用面捏制,将一砣白面搓成椭圆形,然后捏出一只圆脑袋,用剪子剪出两只精巧的小耳朵和一条小尾巴,再在脑袋上嵌入两颗红小豆作为眼睛,放在笼中蒸熟,活灵活现的一只小白兔就成功了。做小白兔时,孩子们可开心了,尽管父母们舍不得浪费了白面,但还是会满足孩子们的好奇,让他们亲手参与制作。最有趣的是八月十六,敬过月光之后,小白兔就成了孩子们的专属品,他们会拿出来相比,看谁家的小白兔最美。直到干裂成碎片,也舍不得放入口中吃了。这大概也是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更有孩子们对小白兔和美丽嫦娥寄托的童真。
“敬月光”大概有两层含义,第一,感谢今年“月光菩萨”保佑农家五谷丰登,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汉传佛教中,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又,月光菩萨与秘密曼陀罗中表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众生苦厄,使为利益安乐者也。
三是赏月。赏月同“敬月光”堪称异曲同工。只是仪式蕴涵的意义不太一样。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和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特殊风俗。现时,一些机关、团体经常利用此节举办茶话会、联欢会、联谊会,加强同中外各界人士情感沟通;工商企业则会举办金秋供货会、洽谈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赏月之机,聚会、吟诗、写字、作画等。旅游景点也会通过举办赏月晚会等形式,推介旅游产品。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