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缘起于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20世纪基本上每两年举行一届,21世纪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已在亚、美、非三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规模逐渐扩大,已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活动载体。
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自古以来形成一种敦亲睦族、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正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自古下南洋,闯世界,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又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祖国与民族奉献良多。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有助于乡谊的沟通、乡亲的互助,特别是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20世纪起,不少客属有识之士就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于这种要求和目的的载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和组织,但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形成为世界客属乡亲欢聚、联谊的合适舞台。
1971年9月28日,香港乃至亚太最具影响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典礼,特邀请世界各地47个客属社团共250多位乡亲代表,于香港九龙弥敦道“国际大酒楼”及设在跑马地的“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其间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会议还决定以后每一至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作用日益凸显,影响日益广泛,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联络客属乡谊的知名盛会。长期以来,遍布世界各地的亿万客属乡亲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海内外客属乡亲秉承优良传统,始终心系桑梓、情注故里、敦亲睦族、团结奋进,继续关心支持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同胞恳亲联谊,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对于沟通世界客属联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创办以来,得到各地世界客属社团的积极响应与其它炎黄民系的关注和效仿,参加的社团和代表一届比一届增加和拓展。其规模由最初的几百人扩大到数千人,内容也由原来侧重于联谊恳亲招展为含文化、经贸和学术等方面的交流,而且每届召开之际,都受到承办社团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高度重视。
随着客家热遍布全球,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不单单是海内外客属乡亲的聚会,而被经济界、学术界乃至政界广泛关注,备受全球华人所注目。布迪奥诺说,客家人勤劳,富有闯劲,敢于接受新思潮,特别重视教育,是印尼民族学习的榜样,印尼客家人在建设和繁荣印尼的过程中承担了责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12月03日,泰国客属总会在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主席团会议上提出,在举办世客会的同时,举办“世界客属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以此延续客家文化,改变当前“新老不接”的状况。让全世界的客属青年们同心协力,发扬客家美德,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为族群团结及中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是评选“世界客属杰出青年”的活动的宗旨,这一提案得到主席团代表的大力支持。
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特邀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250位代表,于香港九龙弥敦道国际大酒楼及设在跑马地的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并要求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会议决议通过第二届恳亲大会由台北中原客家联谊会负责筹办。
1973年10月5日至8日,在台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举行。大会由台北中原客家联谊会主持,有来自世界各地67个客属团体共2400位代表参加。大会决议第三届恳亲大会由泰国客属总会筹办。
由于泰国当时国内情况有所变化,第三届恳亲大会改由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主办,并推延至1976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延平南路中山堂举行,有世界各地61个客属团体共1352位代表参加。
197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美国旧金山皇后大酒店举行,由美国旧金山崇正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25个客属团体共820位代表参加。此次大会决议:为保持客属传统固有语言口音,今后凡客属人士集合,均应采用客家话发言。
1980年10月3日至7日在日本东京太平洋饭店和宝家大饭店举行,由日本崇正总会主持,有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共1100位代表参加。
1982年9月25至26日在曼谷市那莱大饭店举行,由泰国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70个客属团体共1352位代表参加。
1984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市敦化路环亚大饭店举行,由台北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48个客属团体共974位代表参加。
1986年5月19日至22日在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甘地学院大会堂举行,由毛里求斯和留尼旺的客属团体联合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15个客属团体共210位代表参加。
1988年10月21至22日在旧金山教堂峰山大饭店举行,由美国旧金山市五大客属团体社团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31个客属团体共458位代表参加。广东梅州也组团出席,这是中国大陆客属团体首次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其中“梅州客家山歌团”七名代表在文艺晚会上的表演独领风骚。大会决议:各地乡亲无论人数多少,都应尽量成立有关社团,并决定下届大会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举行。
1990年在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亚庇市举行,由沙巴客属公会联合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70多个客属社团共1500位代表参加。这是一次文化品位和氛围空前的客属盛会。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表《乡团要能满足需要》的献词。
该届大会原定于香港举行,因故改在台湾省高雄市,于1992年10月6日至8日在当地国宝大饭店和高雄市文化中心举行,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高雄分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56个客属社团共2500位代表参加。
1994年12月6日至8日在中国广东梅州市百花洲影剧院举行,由梅州客家联谊会主办,有来至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团体共2300多位代表(其中海外1700多人)参加。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1996年11月9日至12日在新加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由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150个客属社团近2000位代表参加。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准将亲临大会。
1998年10月6日至8日在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中山楼举行,由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578位代表和台湾30个客属团体948位代表参加。活动内容主要有:“欢迎酒会”、“艺文展览”、“专题研讨”、“客家之夜”等。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福气的,为此民间有不少关于“福气”的讲究,比如耳垂大的人有福气、嘴厚的人有福气、过年时“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这些古老的风俗传说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民众对美...
境内居民的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对生育极为重视,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3大喜事。妇女分娩,俗称“占房”、“坐月子”。婴...
在越南,“中秋节tết Trung Thu”还被称为“儿童节tết Nhi Đồng”(还是越南小朋友们,加上“六一”,他们一年中有两个专用节日了)!虽然也吃月饼也赏月,也知道这个月中此时的月亮最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