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阶(1906—1973)沂水县杨家城子村人。曾与李澄之等发起组织鲁南抗敌协会。1942年后任山东公学校长、鲁中副参议长。土改时,将家中土地献给农民。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后任山东省农林厅农业处长、副厅长、厅党组书记等职。倡导“南茶北移”、“南竹北移”。1973年病逝……[详细] |
武子服(1908—1974)原名武善应,以字行。沂水县海子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 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调沂水县政府,先后任民政科长、县政府秘书、 代理县长等职。1949年8月南下,任广西柳州专署秘书主任。1957年后任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文革”……[详细] |
朱恒仁(1910—1975)沂水县石牛峪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至1958年带领群众将全村4000余亩荒山全部绿化,林区间作的花生、粮食年产1万余公斤。同时还建小水库2座,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他连续两次被评为省林业劳动模范。……[详细] |
刘惠民(1900—1977)原名诚恩、德惠。沂水县胡家庄人。著名中医。自幼酷爱医学。1916年,拜本村中医李步鳌为师,听讲、辨药、随诊等深得其传。几年后,边行医边刻苦深研中医医学。20年代赴奉天(今沈阳市),在名医张锡纯创办的奉天立达中医院学习和工作。两年后,考入上海中西医药专门学校。毕业……[详细] |
都树生(1917—1977)沂水县杏峪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军。1956年复员回乡后任村支部书记。 他带领群众改造山坡地1万余亩,挖鱼鳞坑、竹节沟数万个,植杨、槐树2万余株,苹果、花椒等经济林木万余株,修水库1座。1957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
赵兴群 (1910—1978)沂水县东河南村人。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帮助贫苦农民发展生产,取得显著成绩。1946年获华东局劳动英雄称号。翌年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搞互助组,深翻整平农田,使全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亩产提高30%。……[详细] |
鞠允明(1907—1978)沂水县鞠家官庄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村支部书记。1956年他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封山造林,整地改土,改善了生产条件,创平均亩产粮食500公斤的纪录。 是年,他参加了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详细] |
刘京业(1920—1979)沂水县东河北村人。1944年任本村民兵队长。1945年参加子弟兵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参加过四平街、柳河等战斗。东北解放后随军南下,后任江西省南昌市市长、江西省卫生厅厅长等职。……[详细] |
杜锡三 (1910—1979)沂水县田家峪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本村农业社社长, 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先后栽赤松3万余株。1952年被评为山东省林业劳动模范。 1957年任村支部书记后,又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300亩,1964年该村粮食亩产即达到350公斤。……[详细] |
张志法 (1920—1981)沂水县张家荣仁村人。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乡总支书记。1956年回村任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挖渠引河水、建塘坝,扩大水浇地1680亩。1958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64年11月18日,《大众日报》曾介绍了他实行农业科学管理的经验。1979……[详细] |
张孝智(1910—1983)沂水县西墙峪村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村长。新中国建立后任农业合作社社长。他带领群众闸山沟、修塘坝、整土堰,使生产条件明显改善。1951年粮食亩产达到200公斤。1951年被评为省水利劳动模范,1956—1957年,两次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
熊家风(1902—1983)沂水县王家庄子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陕北参加工农红军,转战山东、东北地区,曾任四野四十七军军部管理主任。1949年因伤残复员回乡。回乡后带领群众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完成了1100亩的水土保持工程。1958年后任公社管委会副主任。1963年因病……[详细] |
徐增阳(1891—1984)沂水县张家庄子村人。1950年他对棉花实行科学生产管理, 使皮棉亩产达到49公斤,他种植的玉米和地瓜亩产分别达到250公斤和2500公斤。 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后又连续3次获省生产模范和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详细] |
董廷会 (1903—1984)沂水县桃花坪村人。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进行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发动大家组织变工组、纺织组和运输社, 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4年《大众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1945—1946年,相继被评为鲁中区劳动模范和鲁中区农业一……[详细] |
于瑞昌(1921—1985)沂水县东河北村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秋奉命赴黑龙江做地方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任佳木斯市市长、七台河地委书记等职,为当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贡献。……[详细] |
王义祥(1904—1985)沂水县岳庄人。1944年任村长。新中国建立后任农业社社长。 1956年实行科学植棉,使皮棉亩产达130公斤。棉花标本曾送省展览。1957年,又使50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皮棉1335公斤,同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是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详细] |
刘庆亮(1922—1985)沂水县上窑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出身农民家庭。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入伍,在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直属侦察连当战士,参加了鲁南、淮海等战役、战斗。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六军七十六师侦察排排长。他数次深入……[详细] |
李文升(1914—1985)沂水县张马庄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乡农业合作社主任。他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以林促农,仅1956年全村即造林4970亩, 获山东省大面积造林一等模范奖。1955—1957年,他连续3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1958—1966年任村支部书……[详细] |
英宜之 (1908—1985)沂水县下韩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南下浙江,历任定海、鄞县等县县委书记。1957年后任台州专署专员、温州市市长、宁波地委顾问等职。……[详细] |
李清漪(1902—1927)字泮溪。沂水县下胡同峪村人。中国共产党山东区委机关技术书记。出身地主家庭。早年学习努力,爱好书法、绘画、篆刻,且有较深造诣。1919年,考入驻临沂的山东省立第五中学。翌年转入济南育英中学。毕业后于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先入文学系,不久转社会系。在校接触了著名的……[详细] |
徐湘南(1909—1929)字占恒,号凯风。沂水县司马村(今属沂南县)人。1928年春组织沂水县南乡农民协会并为负责人。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沂水南乡区委书记, 兼管莒县特支工作。翌年2月任沂水县农协常委。他在几十个村庄组织农协会, 发展党员。1929年5月,国民党沂水县党务指……[详细] |
李贵德 (1912—1939)字子荣。 沂水县埠前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并组织沂水-。抗日战争后任沂水临时县委负责人。1938年参加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任中队长。后任二支队连长。1939年1月牺牲。……[详细] |
韩文卿 (1898—1939)沂水县人。1931年春加入沂水互济会。1932年5月任中共沂水特支组织委员, 8月任中共沂水县委组织部长。1933年2月9日,与县委委员王子敬配合,在县城除掉了沂水县国民党反动人物、县教育局长郑耀庭。1939年被杂牌军杀害。……[详细] |
孔庆杭(1918—1940)又名孔庆珩,字楚白。沂水县孔家庄人。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任中共诸诚县委组织部长、高密县委书记。1940年遭国民党顽固派袭击后被捕,不久在胶县朱陈沟就义。……[详细] |
鞠百实 (1896—1941)原名鞠廷霖,字沛然。沂水县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月以国民党党员身份投奔北伐军。1928年春,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北伐先遣队名义拉起武装自任司令。12月中共沂水县委建立,任县委军事部长。冬, 当选为国民党沂水县党部监察委员。1929年任沂……[详细] |
武善同(1917—1942)沂水县红石崖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红石崖村、诸葛乡党支部书记,夏蔚区区委员等职,并积极发展党员,组织自卫团、农救会、 妇救会等抗日团体。1940年秋,5名抗日队员在该村被杀。他多方查证,得知告密者是自己的堂叔和堂兄,他上报沂北县抗日民主政府,予……[详细] |
刘立梓(1908—1947)沂水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第四期步兵科、南京步兵学校战车防卫训练班、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任国民党军排、连长,区队长。1942—1945年任第七十四师参谋处少校参谋、第七十四军参谋处中校作战科长。参加了鄂西、常德、长沙、衡阳及湘西会战。1946……[详细] |
杨成忠 (1913—1947)沂水县河奎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 1940年夏, 任柴山乡总支委员、村支部书记,不久任高桥总支书记。1942年8月担任柴山区委书记, 组建了区中队,使柴山区成为沂北行署模范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沂城区委书记、东庄区区委书记。1947……[详细] |
李芳芬(1917—1948)沂水县西埠前村人。1931年在瑞麟小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37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938年春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六大队。1941年春至1943年,先后任中共日北工委书记、县委书记。抗战胜利后任徐州市委副书记。1948年4月机关遭敌夜袭牺牲。……[详细] |
修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安阳西北35公里处的清凉山村西侧,始建于北魏年间,因寺院内有一座形制独特的唐塔而闻名。整个寺院布局坐北朝南,有三重院落,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佛殿、二佛殿及铁瓦殿,四座大殿排列得错落有致。 唐塔就在天王殿与铁瓦殿之间,是一座四方型是单檐亭阁砖……[详细] |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详细] |
白山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白山湖 白山湖位于松花江上游约90公里处,白山电站库区,朝长公路6.2公里处,距靖宇县城28.2公里,是从西坡登长白山的第一站。景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水域游览面积120平方公里,陆地游览面积60平方公里,素有“北方漓江”之称,是国家“AAA”级旅游风……[详细] |
鸳鸯面其实就是苦槠面。苦槠美称鸳鸯果,有两种,一种果实略呈椭圆形,有涩味,其树为灌木;一种果实略呈圆形,有苦味,其树为乔木。鸳鸯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胶感觉,韧脆细嫩有独特风味。要食用时,拿干果先煮软……[详细] |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名牌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详细] |
擦蝌蚪 “擦蝌蚪”也叫“擦面”,是永和县等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最适合集体人多时食用。永和县宾馆招待所常用擦蝌蚪招待异地的宾客和上级领导人。 做这种面食要做到: 1、具备擦面的工具——“擦床”,它比擦菜的擦子孔略宽大些,形如月牙多如鱼鳞,而且须是铜制的,不易生锈,……[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