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肾。 功效:开胃益气,补肾利尿,解野蕈中毒。 主治:鱼脑石治肾结石,膀胱结石,小便不通。黄鱼鳔治鼻出血,齿龈出血、紫癜。 说明:黄花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详细] |
蓝点马鲛 蓝点马鲛特征特性:地方名: 鲅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马鲛 产地产季:中国东海、黄海。主要渔场有舟山、江苏近海及山东南部近海。每年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营养价值: 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克多、脂肪2.5克, 肉坚实味鲜美,营养丰富。 (暂无……[详细] |
什锦田鸡油 田鸡是吉林特产,含有产高的蛋白质。田鸡身上称为珍品的是田鸡油。田鸡油的传统做法是冰糖什锦田鸡油,即取田鸡身上的精华——田鸡油作为主料经发制再配上苹果、香蕉、白梨、桔子、菠萝、红果、京糕等调料制成糖糕,汤汁明亮,油如珍珠,配果似锦,色泽艳丽,口味香甜,营养丰富,滋补延年,是宴席……[详细] |
红旗镇在2000年经辽宁省生态环保所对基地环境内的空气、水、土壤进行检测合格,并对产品进行检验,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己被批准为万亩绿色食品,巨峰、晚红葡萄生产基地,并注册“望儿山”牌商标。现有葡萄面积l.4万亩,每年可产葡萄3000万公斤,产值6000多万元。……[详细] |
营口海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鲅鱼圈的海蜇可是出了名的味美鲜香,在辽宁地区乃至全国都闻名遐迩,每到6、7月份海蜇的开捕收获时节,各个海湾渔村都是盛况空前。丰富的海蜇资源不仅为区内渔民带了丰厚的收入,更带动了不少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详细] |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为全区万亩绿色葡萄生产基地。现已打造出“望儿山”牌绿色食品葡萄,主栽品种为“巨峰”和“晚红”,年产鲜食葡萄3万吨,是该镇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该镇采取葡萄套袋综合管理技术,果面光洁、色泽鲜艳、果粉均匀、无粉尘、无病虫危害。果品外观质量提高。 红旗……[详细] |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为全区万亩绿色葡萄生产基地。现已打造出“望儿山”牌绿色食品葡萄,主栽品种为“巨峰”和“晚红”,年产鲜食葡萄3万吨,是该镇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该镇采取葡萄套袋综合管理技术,果面光洁、色泽鲜艳、果粉均匀、无粉尘、无病虫危害。果品外观质量提高。 红旗……[详细] |
营口海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鲅鱼圈的海蜇可是出了名的味美鲜香,在辽宁地区乃至全国都闻名遐迩,每到6、7月份海蜇的开捕收获时节,各个海湾渔村都是盛况空前。丰富的海蜇资源不仅为区内渔民带了丰厚的收入,更带动了不少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详细] |
沧浪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江口沧浪海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沧浪海旅游区位于中国水都———湖北省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水上旅游新门户,鄂西北最具特色的旅游集休闲、度假、会议、商业、娱乐、餐饮、生态居住、养生等功能于一体……[详细] |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我国香菇出口贸易量近10年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目前中国的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口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详细] |
如果您想轻松地欣赏冰河雄姿,那么,建议您去迪亚沃勒扎(Diavolezza)瞭望台看看。走下缆车,您一定会叹服于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银白世界。在莫尔特拉奇山谷,您可以一边漫步,一边学习冰河的历史。冰河曾经延伸到现在的车站附近,现在您可以观察到冰河年年融化、不断后退过程中留下的遗迹,这就是莫尔……[详细] |
七十味珍珠丸成方于公元八世纪,原系藏医经典方剂二十五味珍珠母丸,始载于藏医古典巨著〈〈四部医典〉〉中。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天然、珍贵、稀有药材,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详细] |
赣榆鲳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赣榆县位于黄海海州湾腹地,是全国渔业百强县。赣榆县海头镇的鲳鱼养殖是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详细] |
主 料 去骨鸡肉。 配 料 葱、姜丝、糍粑辣椒。 制作方法 1.将鸡肉刀切1cm方形鸡丁,用料酒、盐、味精拌匀加水芡码味五分钟。 2.手锅上火加入烹调油烧至八成热,鸡丁下油爆至八成熟,并将地串炸至金黄酥脆去油。 3.手锅……[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