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光武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光武台遗址位于县城西4公里白神首村南侧,为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据史书记载,刘秀曾在这里筑台拜将,操练军马。元、明时期当地人在这里修庙,名“光武庙”,后人视光武庙为神首庙,将光武台改为神首台,附近8村亦改为神首村。……[详细] |
董氏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董氏墓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西李家庄村北,系著名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烈士祖茔墓碑,立于民国22年(1933年)。1967年开挖滏阳新河时,按设计路线需将董氏祖茔迁移。此事报至中央后,经毛主席、周总理特别批示,将河道向北绕行一里而过,使此墓地得以保存至今。……[详细] |
慈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慈明寺位于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据记载始建于隋朝时期。高僧(智者禅师)启建净宗道场(慈明庵),于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宗。后由唐代高僧(慧璿禅师)启建藏经阁,化银万余两,唐大中八年(854)。唐咸通八年(867)高僧(义玄禅师)建塔。宋代战乱毁藏经阁,后由……[详细] |
西周--狼烟墩,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西铺村东侧。据史书记载,此属西周时期的烽火台遗迹。当时配有兵卒把守,这些兵卒的后代即为现西铺村人。据民间相传,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召来西戎侵犯,西周的都城镐京告急。当时,这个烟墩就曾起火报警,及至山东诸候赶到,西兵已经退去。 具体位置:位于县城东南5公……[详细] |
赵氏墓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光绪二十九(1903年)立,位于魏家庄西南一公里处,系该村清恩耆赵恭礼德行碑。汉白玉石质,通高2.3米,首、身一体,高1.9米,碑首抹角方型阳浮雕二龙戏珠,阴浮雕双狮斗球。碑体阳面阴刻楷书三行,两边框阳刻八仙过海之宝物花边,底框阳刻奔马图案碑体阴面阴刻楷书11……[详细] |
耿纯墓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耿纯墓碑,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立,位于望腾与护驾村东北一公里处,碑阳镌文:“大汉勒封东光侯耿纯空墓”。该碑系护驾村耿姓为不泯灭祖迹,于明代隆庆元年所立,以示耿纯其人确为本村耿姓仙尊。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地址:位于新河县望腾与护驾村东北一公里处……[详细] |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是为纪念河北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最高级别将领董振堂将军而建。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12月21日生于新河县西李家庄。少年时代,他目睹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众苦难,立志从戎,救国救民。1921年考入当时最高军事学……[详细] |
脱氏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脱氏墓地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处东董村正东100米处,南北长80米,东西宽58米,面积为4640平方米。墓基高于地面约2米,尚存原貌,上有6棵柏树(3棵枯死)。墓地发现4块墓碑,其一:“元太师右丞相脱公子周彬故里碑”,仅存碑身,有首、座之榫,现仰卧于地,高240厘米……[详细] |
燕山,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长300多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海拔在400-1000米。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详细] |
稻收后的秋夜里,手持电筒或火把到田间去,蚂蚱们静静爬在稻茬或草禾上睡大觉,是捕捉蚂蚱的好时光。 蚂蚱是害虫,专吃嫩绿的稻叶,稻收时节,已吃得肥壮,蚂蚱捉回后,倒入沸水中,煮沸三至五分钟,捞在筲箕里晾干。用手揉去蚂蚱的双翅和脚。撒入适量的盐、辣子面、花椒粉、炒黄豆粉、数滴酒,轻轻揉均匀……[详细] |
炖鸽 泾县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不仅风景著名,其特产山珍野味也令人垂涎。炖鸽这道名成菜。山药滋阴补肾,鸽肉强身健体,被当地百姓视为滋补延年的佳品。此菜汤清味鲜,鸽肉酥烂,山药软糯,是徽菜中的传统名肴。……[详细] |
北京江西会馆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门外大街。长城风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楼、戏台等。民国年间蔡锷、陈师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1916年为反对扩大天津法租界,全国公民会在这里成立。……[详细] |
南阳汉画馆景区(汉画像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阳汉画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博物馆,她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详细] |
蕉岭黄坑茶 黄坑绿茶产于蕉岭县徐溪乡黄坑村。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银灰显霜,汤色清绿,香气醇浓,滋味某醇爽滑。据清康熙元年出版《镇平县志》记载,该村于1662年开始种茶,后经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成为有其传统的、香醇甘滑的黄坑茶。 黄坑茶是众多饮料之中的佳品,它不仅方便、经济、卫生,还能吸收排……[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