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约前31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326年,年方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时,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赵国四面……[详细] |
赵襄子(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毋恤(亦作“无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实际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 赵襄子中的“子”与其父赵简子以及当时其他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不是名字而是对大夫的敬称。 出身背景 ……[详细] |
赵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后追封为赵献侯)之子,战国时期晋国赵氏封君、赵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灭智氏,权分晋国,但在法律上从晋国脱离出来,则始于赵烈侯。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其子赵敬侯……[详细] |
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史书未载其名,今亦无从考证。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烈侯之弟。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周安王二年(前400年)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详细] |
赵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详细] |
赵成侯(?─前350年),嬴姓,赵氏,名种,赵敬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前372年,赵成侯在邢地浆水镇附近(今邢台县)高筑檀台,以朝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 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赵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详细] |
赵肃侯(?-公元前326年),嬴姓,赵氏,名语,赵成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49-公元前326年在位。 继承君位 赵肃侯,嬴姓,赵氏,名语 ,是赵成侯之子。赵成侯在位时,将儿子赵语立为太子。赵成侯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和太子赵语争夺君位,赵緤失败,……[详细] |
赵惠文王(前308年─前266年),亦称文王,嬴姓,赵氏,名何,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次子。 其母便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何乃是赵武灵王次子,并非长子。赵武灵王的长子是公子赵章。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自称主父,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他……[详细] |
赵孝成王(?-前245),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10任君主。汉族,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前266年即位,在位21年。在位初期,孝成王年幼执政,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详细] |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6年。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燕军,庞煖击……[详细] |
赵桓子(?-前424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领袖,原名赵嘉,为赵襄子之子(《史记》作赵襄子同母弟,为误,今从《世本》。)。赵襄子死后赵献子即位,赵桓子逐赵献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后国人认为桓子之立非襄子赵毋恤本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赵浣。……[详细] |
赵献子(?-前40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领袖,原名赵浣,赵襄子赵毋恤长兄赵伯鲁之孙、赵周之子。 赵襄子认为自己得到了嫡兄赵伯鲁的嗣位违反宗法,希望把继承权还归赵伯鲁一系,乃立赵浣为储。浣即位后,都城在中牟(今河南鹤壁),代郡(今河北蔚县)的赵桓子驱逐赵献侯,在代自立为君。一年后,赵……[详细] |
赵威后(约前305年左右─前265年)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又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威通君,并不是谥号,孝威后意思是说赵威后为赵孝成王之君太后。 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而年纪才三十出头。史书对她执政时期的作为有两段非常生动的记载,一是“触龙说赵太后”、二是“齐王使使者……[详细] |
长安君,名不详,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公子,赵孝成王的母弟,母为赵威后。赵孝成王初立,秦国大举攻赵。赵国求救于齐,齐国提出以太后爱子长安君做为人质,赵威后舍不得,左师触龙劝说赵威后。就是《战国策》所谓的“触龙说赵太后”。 长安君,嬴姓,赵氏,名不详。(注:由于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长安……[详细] |
触龙,旧作触詟。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欲以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他进谏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太后为其所动。即谴长安君到齐为质。今本《战国策》误将“龙”“言”合为一字,称为“触詟”。 史料记……[详细] |
韩陵甫,祖籍河北省邯郸县,民国元年(1912年)9月生于山西省襄陵县。少时家贫,经多方资助念完小学即辍学,后在县内几个村庄当小学教员。时值国难当头,陵甫怀着救国壮志于民国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发生后,他投笔从戎,在襄东组织抗日武装,后因工作出色被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详细] |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卒于魏齐王正始年间(240年-249年)。 汉献帝时入仕,初为广平吏,历官太子舍人、秘书郎等,入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等。后曾受爵“关内侯”,死后追赠光禄勋。 刘邵学问详博,通览群书,曾……[详细] |
冯征,原名安永生。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县百家村。1936年初加入“民先”,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和反对国民党-的活动。1938年7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政治助教、晋察冀军区团宣教干事、代理教导员、军分区火线剧社社长,冀晋……[详细] |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产品特性:色泽深红、糯而不散、浓香悦目。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具有滋补壮阳御寒之功能。 产品简介:红烧羊肉:余杭是全国湖羊主产区之一,临平红烧羊肉更是久享盛誉,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它选用稚口雄性湖羊肉为主料,天然植物为调……[详细] |
李资平 原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正部长级医疗待遇)。 李资平1910年5月生于广州,先后毕业于广州广华学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高级医学研究生班。1925年参加省港大-,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叶挺领导的铁四军军医院工作。1933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第五次反“……[详细] |
扒鸡是我国传统名肴。常德药膳扒鸡博采众家之长,荟萃名师之技法,成为常德一大名菜。常德药膳扒鸡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每500克鸡肉,含蛋白质113克,脂肪88克,碳水化合物37克,钙98毫克,碳99.5毫克,维生素B10.22毫克,维生素B2 0.84毫克,尼克酸40毫克。常德药膳扒鸡又具有较高……[详细] |
花木兰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人物,其存在于至今一千多年前,最早出现花木兰的身影则是通过一篇诗木兰辞,该诗存在于我国的北魏时期,直到后来明代的文学家徐渭将该形象改编成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自此流传开来,现在许……[详细] |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详细] |
三峡祖师庙位于三峡镇民生路旁,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69),主祀清水祖师(陈昭应),故又称祖师庙,因天灾-,曾二次重,第三次是在光复后,由艺术家李梅树先生主导设计规划,将祖师庙建成融合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庙宇,整座祖师庙乃是以木为顶、以石为基的建筑,采五门三殿的格局,庙内无处不雕、无处不琢……[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