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昭泽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庄昭泽王庙位于襄垣县王桥镇郭庄村。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东西26米,南北68米,占地面积1768平方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现存大殿主体结构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仅存山门、大殿;两侧依次有前院东、西夹房各……[详细] |
灵泽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泽王庙 灵泽王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明清 地址:襄垣县夏店镇太平村 创建于金大安二年(1210年),明清均有增修。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大殿、角殿、耳楼、东西配殿、东西廊房、山门、戏楼、钟鼓楼等,是一座保存完整,集金、明、清各代建筑为一体的建……[详细] |
襄垣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文庙 襄垣文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襄垣县城内新建街245号 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元元贞二年至大德四年(1296—1300年)扩建,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有大成殿、东庑殿、藏书楼。 大成殿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元代元贞二年将三间改……[详细] |
迎西余晖——迎宾西街公园。位于襄垣县城迎宾西街与太行路交叉口,占地10000平方米。甘水侧畔,蜂飞蝶舞,航模四旁,鸟语花香。沧桑有《迎西余晖》诗一首赞曰: 晨起蝉愈噪, 傍晚鸟声酣。 汩汩甘露水, 一去不复返。……[详细] |
沙庵寺摩崖造像为文化旅游景点。 沙庵寺摩崖造像位于襄垣县西营镇吴北村北沙庵山南壁。坐南朝北,东西长8.5米,高4.5米,面积约38.25平方米。其雕凿手法和衣纹风格可断定为北魏遗存,由西向东分布六龛,西壁一龛保存完整,长方形火焰纹,龛高0.78米、宽0.80米,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像高0.……[详细] |
潘王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潘王墓位于襄垣县下良镇青南村的五谷神岭村南部山尖头,该山名为五谷神岭(又名密松岭山)。该墓葬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未发掘,地表残留有盗洞。相传埋葬的是宋朝潘仁美,当年潘仁美被杨六郎杀死于密松岭山,就地埋葬,当地百姓称为“潘王墓”。……[详细] |
八一山烈士陵园为襄垣县文物保护单位。 八一山烈士陵园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八一山。1942年4月,襄垣县为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抗日县长徐国华、抗日区长陈培礼等五位列士,在龙王庙原址上修建烈士陵园,并将龙王山改名为八一山。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54米,东西宽15米,占地面积810……[详细] |
邕子石桥位于襄垣县侯堡镇邕子村北。距襄垣县城16.22千米,四周为农田。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遗构。南北走向,桥长55米,宽3.5米,占地面积192.5平方米。全部为沙石砌筑,设有两个券洞,均为镶面纵联式手法。桥面原有砖砌护栏,今不存。石桥所在之路,是民国以前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故谓“东……[详细] |
桥上永安桥, 位于襄垣县侯堡镇桥上村西,又名桥上桥,为单孔重拱石桥。据民国《襄垣县志》记载,清末王万琦筹款补修。桥上下重叠,下拱券为沙石镶面纵联式,上拱券为青砖镶面纵联式,故又名“桥上桥”。东西走向,桥面长50 米,宽6.2 米。桥北侧存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的增修碑1 通。……[详细] |
北河普济桥位于襄垣县王村镇北河村南路口龙洞河上。南北走向, 长30.6米,宽4.1 米,占地面积125.46 平方米。现状栏板及望柱为明代遗物,桥体及拱券为民国遗物。桥为石砌单孔桥,券洞宽4.2 米,高1.85 米,沙石桥面,2005 年村委组织修缮时,在原桥面之上铺水泥。桥面两侧遗有沙石……[详细] |
为民桥位于襄垣县西营镇牛郎河村东,1969年北京插队知识青年来到襄垣县西营镇,和当地村民一道建桥,并取名“爱民桥”。南北走向,石砌单孔桥。长14米,宽3.5米,桥下沙石券洞一孔,宽3米,高3.4米,红沙石桥面,现铺水泥,桥面两侧有栏板和望柱,桥东嵌有“自力更生”,桥西嵌有“为民桥”,该桥现……[详细] |
向家庄观音堂位于襄垣县夏店镇向家庄村西。坐东朝西,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18.22米,南北宽16.4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记载,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扩建。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大门、正殿,两侧对称有南北厢房、南北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详细] |
西营永庆堂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永庆堂原为民国时期西营镇最大的做酒作坊,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东西39米,南北23米,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民国遗构。现一进院中轴线上仅存东房7间,两侧建筑无存;二进院中轴线上仅存正房两层7间,两侧建筑无存;东房明间辟板门通道。……[详细] |
连氏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连氏祠堂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沟村北。坐北朝南,南北长16米,东西宽15.7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有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梁……[详细] |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位于襄垣县虒亭镇土落村南。南北约400米,东西约10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1945年上党战役期间,增援长治的阎锡山军彭毓斌部除大部分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消灭于老爷山一带,部队逃兵在土落河滩一带被全歼。为了纪念此次战斗,1985年……[详细] |
东城村古塔位于襄垣县虒亭镇东城村东南500 米土丘上。现存为清代遗构,方形三级砖塔,通高5.2米。塔基方形石砌,高0.8 米,塔身为三级实心,叠涩檐,塔顶为八角攒尖式,上覆宝珠顶。……[详细] |
西回辕文笔塔位于襄垣县侯堡镇西回辕村东南,距襄垣县城12.54千米,四周为农田。创建年代不详,现存结构为明、清风格。坐南朝北,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米,高约5米,占地面积7平方米。砖石结构,塔顶类似毛笔头。塔底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魁星尊神位”的神牌。 魁星是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颗……[详细] |
苏村文昌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苏村东南。坐东朝西,单体建筑,东西宽5.77米,南北长5.77米,占地面积3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构。砖砌仿木楼阁式建筑,二层,平面方形,石砌台基,高1.9米;歇山式屋顶,三踩单昂斗拱;一层门额砖匾楷书题“文昌阁”,二层匾题“奎光”,两侧砖雕对联,……[详细] |
西营文昌阁为襄垣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营文昌阁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南1000米西营山。当地称为“文昌阁”,实为砖砌五层0式塔一座。坐南朝北,建于东西8米,南北10米,高0.7米的石砌基座之上,占地面积8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塔内清同治六年碣及创建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功德碑载……[详细] |
常隆观音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常隆村中部。坐东朝西,东西宽7.7米,南北长9.7米,占地面积约为74.69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创建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下为砖石券洞,上有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左右配房各一间。……[详细] |
邕子文昌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邕子村东。坐西北向东南,东西宽11.5米,南北长8.8米,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1997年10月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文昌阁三层形制,一层为砖砌拱券式单孔过洞;上建二层0,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顶,檐下设斗拱。二层存1997年的重修碑一通。……[详细] |
东周文昌阁为襄垣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周文昌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东周村东。坐东朝西,东西宽100米,南北长32米,占地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六角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1米,据碑文记载,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塔基石砌,平面六边形,高1.3米,边长3.……[详细] |
南垴上周公神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垴上周公神祠位于襄垣县侯堡镇南垴上村中部。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宽19.65米,南北长20.16米,占地面积约为396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正殿,均为硬山顶;两侧仅存东配房三间,东耳殿三间。正殿建在一米高沙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檩……[详细] |
善政三圣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圣庙乃儒释道法门总坛,大殿两旁常见的对联:智仁勇三德,儒释道一家。 善政三圣祠位于襄垣县王桥镇善政村东。坐北朝南, 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9.3米,占地面积约为515.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戏……[详细] |
侯堡余粮寺为襄垣县文物保护单位。 侯堡余粮寺位于襄垣县侯堡镇侯堡村南。坐北朝南,东西宽29米,南北长44米,占地面积12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为东西妆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东西耳殿。正殿建在1.2米高青石台基上,单檐……[详细] |
化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化城寺位于襄垣县下良镇下良村东高地上。坐南朝北,东西长13.2米,南北长7米,占地面积为92平方米。据碑碣记载为明嘉靖三十年(1557年)重修,现仅存0为明代遗构,现存阁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回廊式建筑。一层为砖砌窑洞式;二层楼阁为砖木结构式。面宽三间……[详细] |
建封寺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封寺又名百法寺,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南,是唐代高僧、百法疏主释义忠出家和坐化之地,庙西南舍利塔为供养其身之塔。据碑文记载,建封寺创建于唐代,明代、清代均有重修。现存正殿、舍利塔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布局由三条轴线并列,中轴线现仅存正殿;东轴线上有……[详细] |
襄垣崇福寺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俗称上寺楼,位于襄垣县古韩镇朝阳社区。坐北朝南,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2米,占地面积约为116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均有重修。现仅存上寺楼、西配殿、东厢房。上寺楼台基石砌,高0.45米,面……[详细] |
栗氏家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栗氏家庙位于襄垣县下良镇郝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7.85米,南北宽16.5米,占地面积约为295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该庙创建于清乾隆十七年 (1752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现存正房、院门,两侧有东西配房。正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五……[详细] |
流渠菩萨庙为长治市文物保护单位。 流渠菩萨庙位于襄垣县上马乡流渠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35.2 米,东西25.8 米,占地面积913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为元代遗构,明、清曾修缮过,大门、戏台、东厢房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现存有戏台、正殿,东侧有厢房三间,均为砖木……[详细] |
鸳鸯面其实就是苦槠面。苦槠美称鸳鸯果,有两种,一种果实略呈椭圆形,有涩味,其树为灌木;一种果实略呈圆形,有苦味,其树为乔木。鸳鸯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胶感觉,韧脆细嫩有独特风味。要食用时,拿干果先煮软……[详细] |
中华民国总统府座落于台北市博爱特区凯达格兰大道与重庆南路交叉口,始建于日治时期的1919年,是台湾最高的建筑物。成立之初,它曾是台湾总督府的办公厅舍,之后被中华民国更名为“介寿馆”,至2006年3月25日,才在民进党政府的主导下正式更换为“总统府”。 总统府内包含敞厅、总统办公室、总统会……[详细] |
大方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方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详细] |
擦蝌蚪 “擦蝌蚪”也叫“擦面”,是永和县等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最适合集体人多时食用。永和县宾馆招待所常用擦蝌蚪招待异地的宾客和上级领导人。 做这种面食要做到: 1、具备擦面的工具——“擦床”,它比擦菜的擦子孔略宽大些,形如月牙多如鱼鳞,而且须是铜制的,不易生锈,……[详细] |
新郑丁家粉蒸肉始自清末丁家饭庄,距今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曾经皇帝 御厨指点,会南北风味精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的一道名菜。新郑古为"九省通衢",南北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清末民初住在城里"察院"来往京城的皇差,常到北街丁家"萃宾楼"用饭,把南北各地风味,官府烹饪技艺传到这里。又经丁家五代一百多……[详细] |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