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龙场镇介绍

龙场镇介绍

在贞丰县西部。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3万,其中布依、苗、回等民族占28.7%。辖1居委会、22村委会。1949年为龙场乡。1953年析设龙场、坡柳、三河、定塘乡。1958年撤乡建龙场公社。1984年改置龙场镇及定塘、三河、坡柳3乡。1992年3乡并入龙场镇。产茶叶。有中小学30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龙,,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3.94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5.2%。辖1居委会、31村委会。1949年为龙河乡。1953年析设龙场、河块、柳树、开嘎乡。1958年撤乡建居乐公社。1962年析建龙场(火龙)、河块、柳树、长海、开嘎公社。1984年改置1镇、4乡。19,,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龙场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驻地龙场镇人民政府距县城约35公里,东经105度8分至105度20分,北纬26度47分至26度53分。东接寨乐乡,西邻昆寨、猪场两乡,南依勺窝乡,北靠化作、昆寨两乡。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9公里,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 龙场,又名七甲大龙场,以驻地龙场取名。明朝年间,,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在织金县东部。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其中苗、彝、仡佬、布依等民族占37%。辖1居委会、20村委会。1949年为腾龙镇。1951年改设乡。1953年析设龙场、联盟乡。1958年撤乡建龙场公社。1963年析建龙场、金家坝、讨瓦、熊寨公社。1984年改置龙场镇及金家坝苗族彝族乡,讨瓦、熊寨2彝,,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龙场,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西北,修文县府所在地,距省城贵阳38公里,金阳新区25公里,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9万余人,总耕地面积3.95万亩。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光迷人,平均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森林,贵州省全国重点镇,……[详细]
在凯里市中部。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2.13万,其中苗族等民族占85.4%。3居委会、16村委会。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设乐登堡。1932年置乐登镇、虎庄乡。1942年为龙场乡。1953年析设龙场、狗场、虎庄、华介、箐口等乡。1956年调整为龙场、虎庄2乡。1958年撤乡建团结公社,同年并入万,,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一、地理位置热水镇位于宣威市西南部,地处东经 103 ° 37 ' 02 - 103 ° 54 ',北纬 26 ° 11 ' 8 - 25 ° 56 ' 02 ,跨经度 16 ' 58 ,纬度 15 ' 6 。东与落水乡毗邻, 南与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接壤,西与务德乡隔小江相望,北与西泽乡交界。东西最,,龙场镇行政区划,……[详细]
圆子作为一种菜肴,就长丰而言,有糯米圆子、挂面圆子、烧饼圆子、绿豆圆子等,但最负盛名的当属庄墓圆子了。   圆子的制作工序特别复杂,要做的美味可口,选料要仔细,猪肉要选上等五花肉,馍馍要用上等面粉做的。肉煮熟以后切成细小丁状,馍馍揉搓成粉末状,用面筛过滤,然后以猪肉、馍馍须、猪板油为主料,……[详细]
如果您想轻松地欣赏冰河雄姿,那么,建议您去迪亚沃勒扎(Diavolezza)瞭望台看看。走下缆车,您一定会叹服于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银白世界。在莫尔特拉奇山谷,您可以一边漫步,一边学习冰河的历史。冰河曾经延伸到现在的车站附近,现在您可以观察到冰河年年融化、不断后退过程中留下的遗迹,这就是莫尔……[详细]
赤菜学名海萝,南方也叫胶菜,北方俗称牛毛,为一年生红藻。藻体呈圆柱形,叉状或不规则分枝,中空,紫红色,样子别致,宛如一朵朵紫红色的小绒花。赤菜喜生长在接受波浪冲击、盐度较高、垂直分布可达2米左右的外海岩礁上,大多是向光生长。赤菜含有琼胶、多糖及粘液质,还含有无机盐、钾、钠、钙及多种微量元素……[详细]
介绍  位于韶山冲,距离毛泽东故居1公里。在一片苍松翠竹之中,沿路而上,经过一座小桥,由此进入松山。在竹林中显出一圆形拱门,-毛泽东手体“故园”,这就是松山一号了。  从拱门进去,只见古松遮天盖日,樟木苍翠欲滴,小鸟林间欢唱,微风迎面送来阵阵幽香。松山一号楼就在这里依山傍水而立,名为楼,实……[详细]
燕山,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长300多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海拔在400-1000米。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详细]
山马菜,学名“丝石竹”,又叫“霞草”。因在粉绿色圆茎上,生长着肉质披针状长圆叶,很象田间的马菜,加之生于山间,故俗称“山马菜”  连云港山马菜茎叶鲜美,民间历来就有食用习惯。每年清明前后至初夏期间,茎叶肥嫩,天气干燥,为最佳采制时间。将其鲜嫩茎摘下,洗净,反复搓揉,去尽泡沫,用开水一烫,切……[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