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人仿,1914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政治处宣传员、技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师教导队政委、团特派员,红一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执行部部长、军团保卫……[详细] |
钟发宗,1910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团排长,江西省少先队总队长,江西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江西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兴国县委军事部部长、游击队队长。参加了……[详细] |
刘玉堂,原名刘金启,1913年出生,兴国县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团历任通讯员、班长、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战争。1931年10月先后任少共兴国、会昌、宁都县委书记,江西省少年先锋队省队……[详细] |
刘笑如 (1898-1935) 兴国县长冈乡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上社区委宣传部长,1931年9月任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为“苏区兴国模范县”创建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红军长征后,率领县委、县苏政府机关坚持山区……[详细] |
谢昌宝 (1910-1934) 兴国县长冈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1年出席第一次全苏大会,1933年5月担任长冈乡苏政府主席。他率领长冈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1933年11月与王先怀、李逑应一起,向毛泽东汇报了长冈乡的工作经验。毛泽东整理出著名的《乡苏工作的模范——长冈乡调……[详细] |
黄源堃 (1898-1935) 兴国县长冈乡人。中共党员,先后任村代表主任、土地科长,乡党支书,中共上社区委书记。黄源堃更是带领上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取得了第一等的工作成绩,被誉为“兴国第一只模范区”,受到毛主席的表扬。黄源堃被评为模范区委书记。1931年初,国民党军侵入兴国,黄源堃曾……[详细] |
谢远崧 (1907-1935) 兴国县长冈人。1927年参加兴(国)泰(和)游击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3月任鼎龙区赤卫队长。1932年10月,兴国县成立“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兴国模范师”,谢远崧担任兴国模范师政委,率领模范师支前参战。1933年6月,率领兴国模范师全师……[详细] |
谢名苞(1942-),长冈乡人。生于1942年8月,1950年9岁时跟随伯父谢良去河北石家庄小学念书。1956年考入北京101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1年中学毕业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同年9月参加工作,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
长冈乡位于兴国县城北郊,距县城3公里。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5万亩,林地1.03万亩。全乡辖13个行政村,9630户农户,总人口4.2万人。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历史红。长冈乡是毛泽东同志称赞为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区模范乡,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苏区时期,全县8万多人参军参,,长冈乡行政区划,……[详细] |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金田起义前桂平紫荆山曾经发生一件关系太平天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突然被捕入狱,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组织涣……[详细] |
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术”,被称为神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有镇灾避邪之说。太行桃木工艺品为精造唐庄优质桃木,运用现代技术切削形成的旅游工艺品,既是古老的艺术奇葩,又能作为驱邪扶正的精神支撑。商品有:桃木剑、如意(卧如意、立如意)、龙凤呈祥台屏、双幅麒麟、看盘、挂盘、……[详细] |
黄河口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垦利县黄河口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入海口,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而建。 景区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近3平方公里。景区以黄河标准化堤防和入海流路特有的宏大景观为主线,遍布大大小小的坑塘、星罗棋布的水库、串状……[详细] |
新郑丁家粉蒸肉始自清末丁家饭庄,距今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曾经皇帝 御厨指点,会南北风味精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的一道名菜。新郑古为"九省通衢",南北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清末民初住在城里"察院"来往京城的皇差,常到北街丁家"萃宾楼"用饭,把南北各地风味,官府烹饪技艺传到这里。又经丁家五代一百多……[详细] |
豆口,是一个古老而精致的村落,行政管辖录属平顺县石城镇。村子深居太行山腹地的峡谷风景带,背山面水,“横漳水而带行山,枕龙门而控凤壁”,山奇水美。 豆口村的主要景观是规模庞大的明清民居,这些木构木建、砖墙砖地、石雕石刻的屋院落、院落挨院、院落对院,依势而造,蜿蜒而居,静静地伴着村前的漳河水……[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