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港口镇

港口镇

苏和礼(1893—1971)  港口穗农村人,农民出身。1954年当选港口乡人民代表,后任港口西街第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58年任中顺大围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61年起,连续10年专职负责港口区水利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港口是低……[详细]
梁祥胜(1931—1990)  港口群众村人。中共党员。幼年家境贫困,年少时为人放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952年10月任群众乡农会主席。1953年农业合作化时任互助组组长。1954年港口群众乡成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主任兼支部副书记。1955年中共中央出……[详细]
1954年8月出生,中山港口人,研究生,中共党员。中山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中山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闭合治疗骨折和脱位的临床效果。治疗骨折脱位技术独到,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主持创建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治疗中心及中山市骨伤科研究所……[详细]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详细]
港口镇位于中山市东部,总面积70.87平方公里,辖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2个,户籍人口5.64万人,非户籍人口5.6万人。镇内设有京珠高速出入口,并与105国道、番中公路、广珠公路相连。2006年,港口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强全镇综合实力为核心,以建设发展,,港口镇行政区划,广东……[详细]
港口镇地处安徽省宁国市北陲,南距市中心18公里,北距宣城市31公里,交通便捷,皖赣铁路横贯镇区,芜屯公路纵横南北.港口自然资源丰富,进内蕴藏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原煤,膨润土,紫砂等,总面积97.1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总人口40388人.海螺集团核心企业宁国水泥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均在境内.20,安徽省全国重点镇,……[详细]
港口镇位于弋阳县西南42公里处,地处弋阳、贵溪交界处,东连叠山镇,北与箭竹相邻,西南与贵溪市流口镇和金屯镇相接,是弋阳县南乡一个古镇,明朝正德年间建村,是宋代宰相陈康伯的故里。建国后,历为区、乡政府驻地。一九九二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现集镇区域面积达0.7平方公里,人口4100人;全镇辖区面积1,,港口镇行政区划,……[详细]
一、港口概况 港口镇位于两省(江西、湖北)三县(修水、崇阳、通山)六乡(港口、布甲、溪口、大源、塘山、山界)的交接点,面积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辖行政村12个,有人口2.1万。大革命时期,港口是湘、鄂、赣根据地之一,161名英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今天,港口人民致力于经,,港口镇行政区划,……[详细]
无锡毫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无锡毫茶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特产。无锡毫茶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详细]
峡阳桂花糕的制作已有100多年历史,蜚声海内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窖存3年后,取出,配制健脾化气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然后拌入炒爆、磨细、蒸熟、筛细的糯米粉中,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气给以湿润,使其久置……[详细]
英国皇家爱斯科赛马会(Royal Ascot,又称皇家赛马会)正式开幕,为期一周。作为全世界最顶级赛事,以及英国重要社交场,它吸引了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观看。英国王室重要成员包括女王,都是皇家赛……[详细]
蕉岭黄坑茶  黄坑绿茶产于蕉岭县徐溪乡黄坑村。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银灰显霜,汤色清绿,香气醇浓,滋味某醇爽滑。据清康熙元年出版《镇平县志》记载,该村于1662年开始种茶,后经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成为有其传统的、香醇甘滑的黄坑茶。  黄坑茶是众多饮料之中的佳品,它不仅方便、经济、卫生,还能吸收排……[详细]
吐鲁番葡萄沟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火洲闻名遐尔的“清凉世界”-----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峡谷中。该沟是一条不太深的切蚀沟,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约0.5千米,最宽处方可达2千米,一条小溪流贯其间,沟侧沿隙中时有汩汩泉水渗出。沟中绿荫蔽日,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详细]
开元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开元古寺位于县城南面约4公里处,现属东门镇平洛村管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重修。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4余亩。中殿正脊随梁枋上墨书“大清光绪贰拾四年岁次戊戌季秋谷旦…………暨九甲绅民人等重修栋字”中后殿之间两侧……[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