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新乡村介绍

新乡村介绍

新乡全村总面积948.49公顷,下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61人。新乡村委会利用座落墟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和加工业,很多村民都从事经商活动,是凤岗镇比较富裕的一个村。,,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凤岗镇新乡村行政区划,新乡村……[详细]
新乡村属惠来县前詹镇辖下,位于前詹镇西面,距离镇址5公里,是一个纯农村庄。全村现有总户数105户,人口570人,总劳动力240人,外出务工60人(大部分在潮阳、普宁等打工)。村现有耕地面积为180亩,其中水田80亩,旱园100亩;山坡150亩。村民种植以水稻、甘薯、花生、水果为主。,,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详细]
新乡村位于潮阳区贵屿镇东北部约6公里处,面积1.07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4亩,林地面积731.2亩,全村人口总户数396户,共2269人,人均耕地面积0.12亩。 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7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5万元,工业产值24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5.,,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汕头市……[详细]
新乡村是周田镇辖下一个行政村,位于周田镇中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共255户,总人口1565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2935元。辖区面积1216.10亩,耕地面积674.67亩,其中水田面积646.51亩,旱园面积28.16亩。,,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周田镇新乡村行政区划,新乡村……[详细]
新乡村概况新乡村现有人口2602人,共有557户;耕地面积446亩,其中水田424亩,水浇地22亩;山林地面积2346亩,目前,无工业企业。现有村干部8人,党员39人,是一个纯农乡村,经济薄弱,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及外出从事建筑业。2013年人均纯收入2853元。,,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新乡村行……[详细]
新乡村一名淇头新乡,片村,含新乡、玉井、沈畔3个自然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19.8千米,凤塘镇政府驻地西南5千米,属凤塘镇,人口1455人,1911年由原淇头人旅泰华侨郑智勇先生独资创建的新村,故称淇头新乡,简称新乡。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贝灰砖木结构中西式建筑,有耕地520亩,农业种植水稻、甘薯,,,新乡村行政区划,……[详细]
新乡社区位于梅云街道中心地带,交通便捷。社区面积900多平方米,现有人口1993人,共365户。寨前溪流潺潺,绿树成荫,富有水乡特色。社区内龙头企业揭阳市骏业五金塑胶有限公司带动了全村经济蓬勃发展。2008年,社区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430元。,,新乡村行政区划,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梅云街道新乡村行政区……[详细]
新乡村 新乡村,原名新庄,位于大村镇驻地西南方8公里,大村、大场、理务关三镇交汇处。东有白马河,西临望海楼(国家测绘点),南望黄姑墩(海边丘陵),北靠大石岭。204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东、南环绕,黄大、胶诸一级公路西、北临过。有耕地面积1790亩,林地600亩。现有村民220户,人口802人,,新乡村行政区划,……[详细]
瓦西黑皮冬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西村位于玉皇庙镇西南部,南与济阳县为邻,全村有120户,530口人,25名党员,1200余亩耕地。近年来,该村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以发展黑皮冬瓜为突破口,创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民增收新路子。黑皮冬瓜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产量1……[详细]
峨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丰富,雨量充沛,盛产各种野生菌,采食野生菌是峨山人的由来传统。峨山人自创的菌全席,包括干巴菌、鸡枞、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等,烹饪方法有多种,可炒可煮,味道鲜美。……[详细]
介绍  圣母雪地殿教堂最初在十七世纪时建于东望洋山之炮台上,据说1622年荷兰人侵占澳门时,圣母曾步出小教堂外张开自己的斗篷来抵挡敌人的-,而今日的教堂则建于1637年,堂内安放圣若翰洗者的圣像和画幅,而圣若翰洗者就是澳门市守护神。  1996年,政府对圣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发现了壁……[详细]
铁力崇圣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铁力市崇圣讲寺原名为铁力市佛教讲经堂。成立于1994年12月份,2005年现任住持释果悟法师负责管理该讲堂,经过几年不断建设,-利生事业日益发展。  2009年12月正式变寺更名为铁力市崇圣讲寺,成为国家批准的合法佛教活动场所,确定了讲经-的寺院特点和发展方……[详细]
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还没被消化吸收的东西。听上去似乎难以置信,然而如果没有它,牛撒撇就不能成其为牛撒撇。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详细]
桃花谷位于顶效开发区绿化村。1997年,在村长杨明权的带领下,绿化村开创了种桃致富的门路。十年来,全村户户种桃,桃树面积达17462亩。走进桃花谷,看桃花争奇斗艳,犹如置身于无边花海,令人心情舒畅。绿化村每年销售桃子240余万斤,收入660多万元。如今全村人均收入达4200元(种桃人均收入……[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