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邢家村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年,邢姓先祖,由四川迁居今三金山西榆树下周村(现此地还是周村村)定居,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当时天旱无收,瘟疫流行,殃及该村,有很多人徒居他处,以求生路,邢留智、邢留文、邢留忠兄弟三人,迁居现居住地,辟荒谋生,以姓取名邢家村。 东邢家村主街 村庄简,,东邢家村行政区划……[详细] |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详细] |
泾原兵变是唐朝时期发生的一场兵变,是自安史之乱之后第一次发生的兵变事件,主要是因为当时节度使之间都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运用世袭制演变成家族传承,唐朝中央一直十分不满,直到唐德宗即位后,他就开始试图改……[详细] |
双塔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遗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三社北侧一条东西向延伸的漫岗上,南距洮儿河4公里,西北距乡政府6公里。德顺乡至双塔村的公路自遗址西缘穿过。遗址所处的岗地坡度较缓,岗上地势略有起伏,高于周围地表5至6米。漫岗之南直到洮儿河边,早年是连绵的沼泽地,……[详细] |
又名山标、火龙爪。产于河南新县。是生长于山脚、林边等阴湿地带一种小草本植物。从石蒜鳞茎中可提制石蒜粉,内含淀粉、胶质、石蒜碱。淀粉可制葡萄糖和食品,胶质是很好的浆纱原料,石蒜碱是一种贵重的药品。……[详细] |
大寨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好去处。游人站在绿树掩映下的虎头山上,眺望群山环抱着的大寨村。大寨原有800亩耕地,10年前实施退耕还林,现在只剩下300亩农田。过去错落美观的“梯田”,种上了优质核桃、苹果和美国杏,已成为郁郁葱葱的林地,大寨村的森林覆盖已率达到68%。 景点位置 山西省昔阳县……[详细] |
酿白兰瓜为称雄兰州名馔的夏令佳肴,由五十年代的“西瓜灯”和“西瓜盅”演变而来。以瓜藏八宝,汁味香甜;色彩绚丽、莹美如玉而著称。其做法是:先用文火蒸熟二两糯米;在开水锅中烫透二两猪板油丁;在盆内加二两果脯、二两瓜脯、一两葡萄干、2.5两白糖和四两玫瑰搅拌成馅。将白兰瓜洗净去皮,切平两端,从瓜……[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