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适中镇

适中镇

郑德芳(1913-?),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无音讯。……[详细]
谢德川(1918-?),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无音讯。……[详细]
江才贵(1909-1944),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南霞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庶务长,参加了……[详细]
谢景芳(1914-?),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兰田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详细]
谢灯桂(1908-?),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洋东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详细]
谢仁福(1919-?),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洋东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号兵。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详细]
谢炳龙(1922-?),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营坑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司号兵。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敌后战场,在进入江西后失去音讯。……[详细]
郑扬周(1917-1943),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战士、新四军驻龙岩办事处警卫员。1943年在龙岩适中被国民党杀害。……[详细]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靖等县(市),是闽西南通往闽东南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闽西对外联系的重要“桥头堡”,历代有“文化之乡”的美誉,2003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建设部选定的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2005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及“全国,福建省全国重点镇,……[详细]
桔都冰爽酒是选用具有桔王之称的南丰蜜桔取其果汁经发酵、勾兑、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而成的低酒精度果汁饮料。具有良好的杀口力,是炎热夏季最健康的饮品,最佳饮用温度为6-8度桔都冰爽酒酒色泽淡黄、晶莹透亮、细珠串腾。其桔香浓郁、悦人醒神。其口感清爽、纯正,多饮、少饮皆宜,不仅消暑解渴,还能给人以高尚……[详细]
三宝千户侗寨景区位于寨蒿河畔,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包括车江大坝上18个自然村,3000多户,25000余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被称为“万亩大坝”。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章鲁村是侗族标准音所在地,矗立在寨中心的三宝鼓高21层,……[详细]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详细]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齐是塞尔维亚的一个小镇,位于多瑙河的河岸。在古代,这里是一个罗马城堡,最早是在1308年被提到,在1690年开始逐渐发展为城镇。奥匈帝国时期,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齐逐渐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个小镇同时也以1791年3月建立的最早的塞尔维亚体育馆而闻名,3……[详细]
魏家庄墓群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庄墓群位于皋兰县石洞乡魏家庄村南4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曾暴露并清理砖室墓1座,系男女合葬墓。出土有陶灶、小铜刀、玉器各1件、五铢钱币1枚。另有大量的陶器残片。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平江白术又名“冬术”、“于术”,“盛产于平江县三阳、安定、嘉义、长寿、金龙、钟洞等地区,故称为平术”。白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平江县已有4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久负盛名”。明代嘉靖《岳州府志》载:“平江产有白术(以紫花者为上)”。杰出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1578年(万历六年)著的……[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