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福建省泉州德化县葛坑镇蓝田村
福建省泉州德化县葛坑镇蓝田村
蓝田村位于葛坑乡西北部,距葛坑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与葛坑一水相连,同富地一山相隔,东近水门,北邻大岭。全村土地面积4.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6亩,果园135亩,林地3367亩,共2个自然村,设5个村民小组。1999年末全村共有196户844人,均系汉族,其中男432人,女412人,劳动力342个,,蓝田村行政区划,…… [详细] |
赵康辣椒,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赵康辣椒”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赵康辣椒以三樱椒为主栽品种。三樱椒又名朝天椒天鹰椒、望天椒。一…… [详细] |
三盛院为竹山文物保护单位。 三盛院建筑群位于竹山县上庸镇境内,堵河与竹溪泗河的终点交汇处,是清末当地的豪门庄园,也是竹山的“大宅门”,三盛院的得名因“王三盛”而来,但是王三盛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亦农亦商的家族总商号,这个总商号源自王应魁一人。 王应魁祖籍位于湖北麻城县畔,生于公元1…… [详细] |
距花亭湖大坝约8公里。岛上橘园及四周的栗园、桃园、茶园、李园等郁郁葱葱,是花亭湖景区有名的农业生态观光游览区。 “橘子洲”一词取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橘子洲”一词。方圆6平立公里的橘子洲,生长着数千种花草…… [详细] |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 [详细] |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详细] |
法华禅庵塔 又名兴慈宝塔,位于明光市横山乡大横山山腰处。《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故而得名。法华禅庵塔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其西南160米处,有一座小塔,俗称“小宝塔”,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