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下村位于塔石乡西部,全村85户,245人,全村山林面积501亩,耕地面积169亩。 以驻地壁下得名,现居85户,246人,汉族,耕地169亩,山林501亩,产稻谷、麦、毛竹、山茶油。或称碧下,始祖叶氏,村后狮子头山,山势陡峭如壁,村处山脚下,故名壁下。主姓叶、郑、傅,大部分劳动力在山外打工、发展,,壁下村行政区划,……[详细] |
舂木瓜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见得最多的要数木瓜树,竹楼前、篱笆旁都会栽种着成排的木瓜树,不仅可以起到绿化美化庭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制作傣家风味美食“舂木瓜”的首选原料。 舂木瓜是一种美味菜肴。制作舂木瓜有两道工序。做法是先把木瓜剁成丝,然后把新鲜辣椒、西红柿、柠檬、盐、糖、味精……[详细] |
鸳鸯面其实就是苦槠面。苦槠美称鸳鸯果,有两种,一种果实略呈椭圆形,有涩味,其树为灌木;一种果实略呈圆形,有苦味,其树为乔木。鸳鸯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胶感觉,韧脆细嫩有独特风味。要食用时,拿干果先煮软……[详细] |
擦蝌蚪 “擦蝌蚪”也叫“擦面”,是永和县等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最适合集体人多时食用。永和县宾馆招待所常用擦蝌蚪招待异地的宾客和上级领导人。 做这种面食要做到: 1、具备擦面的工具——“擦床”,它比擦菜的擦子孔略宽大些,形如月牙多如鱼鳞,而且须是铜制的,不易生锈,……[详细] |
稻收后的秋夜里,手持电筒或火把到田间去,蚂蚱们静静爬在稻茬或草禾上睡大觉,是捕捉蚂蚱的好时光。 蚂蚱是害虫,专吃嫩绿的稻叶,稻收时节,已吃得肥壮,蚂蚱捉回后,倒入沸水中,煮沸三至五分钟,捞在筲箕里晾干。用手揉去蚂蚱的双翅和脚。撒入适量的盐、辣子面、花椒粉、炒黄豆粉、数滴酒,轻轻揉均匀……[详细] |
朱丹 (1916~1988) 笔名未冉、天马。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1936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战地记者,主办《战地新闻》。抗战期间任延安西北文艺工作团副团长。后历任东北画报社社长,中共中央东北局文委委员,《人民画报》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兼总,文化部艺术……[详细] |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